[房地产业] [2023-03-18]
1-2月全國房地産銷售面積1.51億平方米,YOY-3.6%;銷售金額為15449億元,YOY-0.1%。本月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降幅顯著收窄,主要是因爲疫情積壓的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需求在春節後集中釋放。1-2月份銷售均價為10209元/平方米,MOM+1.58%,YOY+3.7%。1-2月房地產投資金額為1.37萬億元,YOY-5.7%,同比跌幅收窄。1-2月房企到位資金為2.13萬億元,YOY-15.2%。隨著央行積極支持優質房企貸款和發債、證監會放開上市房企定增,到位資金環比改善。
[综合] [2023-03-18]
疫情因素出清,生产生活快速回归常态化,经济基本面快速修复,高基数下经济数据依然表现不俗。供给端,1-2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2.5%,低于预期,主因去年同期高基数及今年农民工节后返城较晚影响。需求端,疫情防控优化后,居民出行半径扩大对消费形成正向拉动,餐饮等高社交属性消费显著恢复,但汽车消费有所拖累,社零同比+3.5%。投资方面,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保持强劲,地产投资好于预期,今年一季度PPI 同比负增长的情形下,固定资产投资仍是实际GDP 增长的主要动力。2023 年我国经济基本面将显著修复,为牛市重启奠定坚实基础,我们继续强调2023年夺回失去的牛市行情,重点关注年轻人引领的消费板块和高端制造业领域。
[金融业] [2023-03-18]
消费弱投资强,1-2 月需求侧的结构表现与两会期间更加明确的政策导向是较为一致的。今年经济恢复的结构中,我们认为三个方面是确定性比较大的,一是净出口拉动会有所弱化但不至于大幅拖累增长,二是服务消费稳健复苏但难超年初预期,三是房地产市场供需两侧修复性改善但政策进一步放松空间不大不期待大幅反弹。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希望获得5.0%或稍高的增长目标,则需要在商品消费或基建投资稳增长方面二选其一进行一定量级的政策刺激。今年两会在居民收入预期方面格外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和收入预期问题,而如果短期拉动消费,则更多需要关注的可能是消费能力更强、可选消费弹性更大的中高收入群体,而这一人群在2022 年以来明显呈现出提前偿还房贷的资产负债表修复特征而非消费意愿改善特征。
[批发和零售业] [2023-03-18]
2023 年开年增速表现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但环比上年年末四季度的负增长出现明显的改善回升。上年同期(2022 年年初)增速水平与疫情前(2019 年)水平相当,基本符合我们前期的预测(即社消增速将进一步向疫情前水平靠拢);上年年末至本年年初受疫情管控政策放开的影响,短期内仍有消费波动。从具体数据层面来看,1-2 月累计零售额较上年同期规模提升约2641 亿元,较2019 年同期提升约1.10 万亿元。横向对比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在疫情发生前(以2010-2019 年十年区间为参考),1-2 月的双月社消总额累计同比上年平均会出现约4600 亿元左右的规模增长,具体规模在3100-5700 亿元范围内波动;今年开年的恢复水平尚未达到历史中枢水平,仍有提升改善空间。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3-03-18]
1)3 月1 日至10 日长三角铁路客发量同比2019 年同期增长约6.6%,3 月10 日起铁路春游运输已正式启动,长三角铁路周末三天(3 月10 日至12 日)预计日均发送旅客213.3 万人次,旅客出行意愿显著提升。2)香港高铁长途服务4 月1 日全面恢复,3 月11 日起广铁集团将增加开行12.5 对广深港高铁跨境列车,届时跨境列车每日开行数量将增至51 对。3)宣绩高铁将于2024 年底通车,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高铁2023 年将开工建设,预计2027 年完工通车。
[批发和零售业] [2023-03-18]
近日,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公布了部分1~2 月国内宏观数据。其中,1~2 月社零总额77067 亿元,同比增长3.5%,扭转了社零2022 年Q4 以来连续三个月下降的趋势;1~2 月餐饮收入8429 亿元,同比增长9.2%,餐饮消费回暖明显。2 月服务业PMI 为55.60,同比环比皆有改善且远高于22 年底的39.40。我们认为,在去年年底的疫情影响达峰后,今年1~2 月部分数据恢复尚可,或标志着消费复苏初步态势已得到确认。短期我们看好线下本地消费场景持续复苏并承接长期积累的消费需求,后续我们认为消费者收入、消费意愿和信心等回暖是消费恢复与成长的主要长期驱动力,我们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批发和零售业] [2023-03-18]
1-2 月社零同比增长3.5%。据国家统计局及Wind 数据,2023 年1-2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7067 亿元/同比+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0409 亿元/同比+5.0%,排除石油及汽车因素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66528 亿元/同比+4.2%。价上来看,1、2 月CPI 平均上涨1.5%;整体而言,1-2 月受政策放开后首个春节节假日影响,社零恢复正增长,符合预期。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3-18]
2023M2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为 127辆,同比+10.4%;燃料电池总装机功率为 10.3MW,同比-10.0%。2023 年1 月斯柯达牌上险市占率47.2%,为行业第一;丰田居燃料电池系统第一。北京、河北唐山及安徽六安上险量占比超80%。江西、江苏南京等地出台氢能产业规划;“氢能”成两会热词,超20 位代表从“制、储、加、用”及顶层设计等角度对氢能产业的发展状况提出建议。
[家具制造业] [2023-03-18]
家居用品估值修复扩散至低估值标的,后续行情或将基于基本面表现存在一定分化,静待业绩逐步回暖。地产利好政策在各城市层面进一步推进,市场对竣工端数据边际改善预期强化,多地因城施政放宽购房限制,二手房交易数据走强,持续催化地产后周期板块估值水平向合理区间靠拢。在基本面数据的空窗期,行业整体改善与修复程度暂时无法验证,地产后周期板块整体的行情演绎仍以估值修复为主,并逐渐扩散至低估值标的,前期涨幅较为明显的龙头及优质二线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在逐渐趋向合理区间。
[汽车制造业] [2023-03-18]
2023年价格战与2018-2019年区别:1)2023年汽车总量需求曲线是复苏的,2018-2019年是持续下行(尤其是2016-2017年高度透支后)。2)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美好前景这轮是清晰且有信心的,2018-2019年是非常模糊的。坚定信心!依然看好新能源汽车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全球崛起之路。整车板块重视优秀自主品牌长期崛起力量【比亚迪/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赛力斯】等为代表。零部件板块重视:1)特斯拉培养出的一批未来或具备全球竞争力企业【拓普集团/旭升集团/新泉股份】等为代表,2)油车时代已经证明过长周期成长能力【福耀玻璃/星宇股份】为代表。3)智能化产业链自主成长力量【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