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1-10-12]
从投融资领域看,9月共发生融资事件215起,共分布在10个领域,其中获投项目Top3的领域分别为医疗健康、智能制造和企业服务,投资项目共有123个,占当月获投项目总数的57.21%。
[金融业] [2021-10-12]
当前,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应用、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层层紧逼、客户习惯的不断变化以及大型银行进军下沉市场等竞争压力的加大,中小银行面临市场空间持续被挤压、产品同质化、客户群高度重合等严峻挑战。面对多重困境,中小银行传统追随模仿的产品策略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急需构建新的创新管理机制,打造敏捷组织,前台及时洞察客户需求,后台的体制机制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以客户视角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快速迭代,精准解决客户痛点,促进数字化转型,打造中小商业银行核心市场竞争力。
[金融业] [2021-10-12]
当地时间9月30日,国际清算银行(BIS)联合七家央行发布最新报告《央行数字货币:金融稳定影响》(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 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表示,私人形式货币(如稳定币、加密货币等)可以与各国央行的数字货币(CBDC)共存。央行数字货币将依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创造信贷并帮助维护金融稳定。即便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前景充满期待,报告亦强调,其与稳定币等均可能对银行的某些业务模式或部分业务构成更大的挑战,同时引发金融体系功能的部分变化。
[金融业] [2021-10-12]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不仅让美国经济遭受了重创,也给美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带来了严重冲击。2021年1月,美国各大商业银行2020年年报相继出炉。总体来看,美国各大商业银行在第三、第四季度的经营状况已经有所改善,盈利能力、资产状况等与上半年相比均有较大提升,这表明银行业经营状况已在2020年下半年实现触底反弹。那么,美国四大银行年报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宏观经济信息;商业银行边际改善的经营状况能否持续。本文试以美国四大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2020年年报内容为依据,分析新冠疫情背景下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并简要展望其未来。
[金融业] [2021-10-12]
城商行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满足城乡金融需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未来一段时期,城商行群体极有可能经历一次优胜劣汰的大洗牌:实力强的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实力弱的将不断萎缩,甚至被兼并或淘汰。追根溯源,城商行实力强弱的“分水岭”与管理文化品质的高低紧密相关。因此,构建符合城商行自身特点、科学完善的新型管理文化,使其融入到经营管理实践的各个方面,以“文化”升华“管理”,对于城商行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业] [2021-10-12]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兴起,金融业大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开放银行就是其中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分析境内外开放银行发展模式和现状,提炼其发展特点和积极意义,并研究开放银行数据共享模式与监管配套,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金融统计业务和金融业大数据的相关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应从以下方面推动我国金融业大数据和金融统计数据库发展:金融监管部门统筹推动,制定规划和统一标准,降低构建成本;逐步升级传统数据采集共享模式,由静态转为动态;平衡数据安全和数据共享,增强数据流动性,发挥数据价值;跨界数据收集,形成大国数据。
[金融业] [2021-10-12]
金融机构的正常“新陈代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银行机构风险处置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通常采取简单行政手段和政府兜底的做法,这种模式虽然短期内有效果,但长期看可能会损害我国金融体系的持续活力与健康发展。本文对全球主要国家银行风险处置机制建设方面的关键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对比分析,对各类处置工具及其成本开展剖析,认为银行风险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处置目标、立法模式、触发标准、处置当局作为重要基础,必须予以明确;风险处置过程中应尊重市场纪律,处理好维护社会稳定与防范道德风险之间的平衡;要注重发挥金融监管机构的专业和效率优势,减少对市场的冲击,并在此基础上就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银行风险处置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金融业] [2021-10-11]
新冠疫情给美国经济带来冲击,美联储推出无上限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本轮宽松政策相较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宽松政策有“不设上限”以及直接为非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等新的特征,带给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程度的经济影响,但是宽松政策的预期退出可能会对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产生一定金融动荡的影响,中国央行依据以往经验及本轮经济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
[金融业] [2021-10-09]
近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部署密集展开,加大绿色产业投融资支持力度。在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布局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已成为支持实体经济绿色改革、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对金融机构而言,抓住绿色发展机遇,不但要正确的寻找绿色资产,防范绿色风险,更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套支持。本文将以湖州市近期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湖州市工业碳效改革的实施意见》为例,浅谈绿色金融如何有效支持实体产业的碳效改革。
[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10-09]
与国外相比,中国内地市场保险深度、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20年,中国内地市场保险密度为465美元,不足美国保 险密度10%,与世界大部分保险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保险深度方面, 2019年美国保险深度达11.4%,发达国家保险深 度众数水平为10%,超过当前中国内地保险深度1倍。中国内地市场保险在总人口中的渗透不足,保费增长与持续扩大的 GDP规模相比仍然局限。从增长趋势来看,中国内地保险密度增长较快,十年内复合增长率达11.1%,保险深度则增长缓慢, 这主要源于中国GDP增长较快的影响。 随着中国居民保险意识与日俱进、居民财富持续丰富、政策对于引导保险业转型、 促进经济增长的红利逐渐释放,我国保险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