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5-13]
23年&24Q1风电板块营收同比上升、盈利同比下降。23年风电板块2841亿元,同增6.4%,归母净利润156.8亿元,同降27.7%;23年营收同增主要系国内装机同增102%,但受大型化价格竞争对冲显著。利润上风机及塔筒出口初见起色,但大型化价格竞争压缩总量+海 风进度不及预期影响盈利结构导致了下滑。24Q1收入480.6亿元,同/环比+3.2%/-47%,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环比-33%/+8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5-13]
选取17家电网设备板块公司对其2023年和2024Q1收入与利润表现分析,2023年板块合计营收同比+16.47%,海外营收占比10.46%,行业景气度延续。2024Q1在2023Q1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实现了较大增幅,合计营收同比+13.40%,环比-43.96%;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30.29%,环比-48.21%,多数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向增长。考虑到四季度往往为电网设备企业当年确认收入与利润的高峰期,2024Q1电网设备行业的整体增长动力依然强劲,延续了2023年的高增长态势。受益于企业产品结构优化、行业下游需求提升、行业上 游原材料价格趋稳、收入规模效应摊薄费用等因素,所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平均期间费用率同比-0.27pct,平均毛利率同比+2.19pct,平均净利率同比+0.98pct。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5-10]
氢作为战略性脱碳能源载体,已纳入国家发展规划。随着净零碳排放成为全球目标,低碳、灵活、高效且生产方式多样的氢能源,正逐渐成为重塑全球能源架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氢能在我国能源革命与低碳转型中具重要战略意义,“十四五”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围绕氢能频频表态,促发展举措密集出台,相关政策体系和产业标准随之建立健全,氢能产业有望开启全面发展的加速期。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采矿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24-05-10]
本轮设备更新,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需求体量更大,占比或在 80% 左右。新一轮设备更新聚焦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交运和农业机械、教育文旅医疗设备 4 大领域。2019 年以来,工业领域设备投资占全行业比重保持在 75% 以上、2022 年达 81.4%;其中,2022 年制造业、电燃水、采矿业设备投资占比分别为 69.3%、10.1%、2.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5-09]
我们预计 2023-25 年国内气电新增 1,868/2,625/1,479 万千瓦,受益于新能源装机的调峰需求。2018-22 年国内燃气电厂盈利波动较大,主要是:1)定位与地域差异,导致气电利用小时数波动较大;2)单一制和两部制上网电价机制并存,但电价调整滞后于气价波动。气煤比决定气电的市场竞争力,2010 年至今国内的气煤比高于 2.98,若未来降至 2.42 以内,气电边际成本将追平煤电。我们判断气源成本中长期向下,气电价值有望获得重估。建议关注三个方向:气电装机突破,推荐国投电力;盈利见底回升,推荐华能国际/华电国际/京能清洁能源;气电拉升销气量,推荐深圳燃气/昆仑能源。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2024-05-09]
光伏玻璃为组件重要构成,产品趋于轻薄化。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重要防护构成,主要采用压延法生产工艺,相比普通浮法玻璃、技术壁垒更高且资产属性较重,日熔量1200吨窑炉投资额约10亿元左右。下游客户主要是光伏组件企业,光伏玻璃占组件成本比重在辅材中仅次于铝边框及EVA 光伏胶膜。随着近年来双玻组件渗透率大幅提升与轻薄化要求提高,2018-2023年使用2mm前盖板玻璃的组件市占率从不足2%升至65.5%,未来盖板玻璃将继续向薄片化发展。上游成本主要为纯碱、石英砂与天然气等。据彩虹新能招股书披露,模拟财务报表的光伏玻璃消耗的直接材料占成本比重约40%左右,能源成本占比35-40%。相较普通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对石英砂等要求高、综合造价成本更高。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5-08]
氢能战略成为共识,政策推动氢能源爆发。2022 年全球氢气的消费量约 9500 万吨。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预计 2050 年全球氢气市场将扩张到 5-8 亿吨。 其中绿氢将从占比不足 1% 变为主流。各国积极制定氢能战略,其中欧洲制定 2030 年 2000 万吨的需求目标最为激进。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5-08]
多数环节重大技术变革渐缓,组件环节短期内仍有迭代空间:光伏行业现阶段硅料、硅片、电池环节已基本完成技术跳跃,基于对光伏行业所处的周期位置及技术现状的判断,我们认为短时间内主链环节很难再有颠覆性的技术变化及迭代,关于光伏行业新技术的关注点,更应放到“缝缝补补”的降本增效工艺方面,栅线工艺的演进便是其中主要的关注点,栅线越细越有利于减少银浆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减少对电池片的遮光、提升发电效率。为进一步去银降本,市场研发方向朝 0BB(无主栅)技术推进,即采用铜丝焊带替代原有银主栅直接汇集细栅电流,并实现电池片之间的互连,串焊设备是实现 0BB 工艺的核心环节。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5-08]
3 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发电量 747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8%;全社会用电量 794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4%,发用电增速差值达 4.6 个百分点。针对发用电增速的差异,我们认为主要系分布式装机和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发电量统计中仅考虑规上工业,因此规模较小的分布式光伏不纳入统计口径。考虑分布式电源装机的发电量后,发用电差值明显缩小。此外,发电量采用规上口径导致计算增速时需要追溯调整,发用电增速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从分析经济活动变化的角度出发,用电量增速更有代表性,其统计口径涵盖分布式能源,计算基数波动较小。从分析煤炭供需角度出发,分行业的发电增速更具价值。目前,火电增速趋缓,动力煤供需情况偏向宽松,后续煤价大幅反弹的空间相对有限。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4-05-08]
多因素扰动短期需求,长期向上空间明确。2022 年地缘冲突与能源危机导致电价大幅上行,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 年电价回落、欧洲光储政策调整下户储增速放缓,产业链库存压力凸显。根据 EESA,2023 年欧洲户储新增 10.5GWh,同比+128%,主要国家意大利/德国/美国户用光伏配储渗透率 59%/44%/23%,长期仍存在较大空间,新兴国家增长潜力可观。2024 年红海危机延续、各国光储政策短期确定、去库接近尾声、新产品迭代升级、渠道优化持续进行,板块已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