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19]
热浪、洪涝、干旱……极端天气频发,自然灾害不断,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从论文来到现实。为应对这一系统性风险,全球已经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对碳中和目标给出了承诺。中国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双碳”战略目标。毫无疑问,将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解耦,推动社会向着更可持续转型,关乎人类中长期的生存。能源转型之外,商业模式和消费者生活方式如何更具可持续性,公共政策和金融体系如何应对气候风险,这些挑战性课题都有待解答。前不久,罗汉堂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动暨前沿对话第六期“寻找通往碳中和的数字之路”于线上举行。活动汇聚了包括6位诺奖得主在内的近60位国际一流学者专家、核心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军人,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正在发生的数字经济革命,解决气候变化和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1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19]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奥运主火炬第一次实现了以氢气提供动力,东京奥运村也成为了全球首个全面引入氢能的社区。近年来,不仅日本大力推广氢能,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中国等都将发展氢能产业提升到了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全球迎来“氢能社会”发展热潮。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 [2021-08-19]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28.4万辆,市场渗透率达4.3%,同比增长43.8%。分车型来看,全球纯电动车型市场依旧占据主力,插电式混动车型呈现高增长态势。分区域来看,多国已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化推广,受碳排放法规、财税支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德国等欧洲市场增长迅速,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达140.7万辆,同比增长137.1%,全球占比达42.9%。预计未来受欧盟碳排放法规加严及财税支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同时,芯片短缺或将持续一段时间,甚至掣肘全球市场高增长态势,但长期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 [2021-08-19]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集中在以我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以德、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地区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地区。2020年以来,典型发达国家主要聚焦于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力度已高于我国,而我国促消费政策则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车。在税收制度方面,部分国家采用基于能耗指标的税制体系,而我国尚未将能耗指标引入税制。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坚持汽车行业低碳发展战略,继续从政策层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议我国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完善新能源汽车财税优惠政策,加快形成供需两侧协同、基于能耗指标的税制体系,多元化支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8-19]
随着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的推广普及,有必要支持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通过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与V2G,实现电力平衡、削峰填谷与辅助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虽然中国车网协同的适用场景、政策保障都与国际存在一定差异,但国际经验显示,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既需要开展项目试点、探索车网协同在各应用场景下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也需要制定如《加利福尼亚州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路线图——电动汽车作为电网资源》的纲领性文件,从宏观角度出发识别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的适用场景、提供政策与技术保障。此外,系统支持车网协同也需要车-桩间通信标准的规范、动力电池技术的提升、电价机制和电力市场的完善。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18]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面临双重挑战。我国2030 年要实现碳达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同时,按照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3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到2050 年达到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在此背景下,中国将面临双重挑战,既要经济增长,也要实现碳排放的目标。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18]
消纳能力市场化变革,多渠道提升新能源并网规模。2021 年8 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明确在电网企业承担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网责任的基础上,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储能或调峰能力的方式,多渠道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并网规模。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18]
碳中和目标助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3060”目标明确了2030 年风、光12 亿千瓦装机的底线,GEIDCO 等更是提出了18 亿千瓦的预测目标。新“五大”及“五小”十家发电央企发力迅猛,在全国风、光总装机中占比近半;旗下9 家千万千瓦级头部运营公司的风、光装机合计达到1.26亿千瓦,约占10 家发电央企总规模的一半、占全国总规模的四分之一。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18]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 加并网规模的通知》飞(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可以 通过自建、合建、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初期按照超过电 网保障性并网规模功率巧%的挂钩比例(时长4小时以上)配套调峰能 力,鼓励按照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套。认定的调峰能力包括二抽水蓄 能电站、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气电、光热电站、火电灵活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