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9-01]
目前,我国发展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并致力于能源转型和清洁发展,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也在积极寻求能源转型,沙特、阿联酋、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纷纷提出经济改革转型规划,旨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合作是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和双方合作新格局的核心。近日,以“面向未来,开创中阿能源合作新时代”为主题的中阿能源合作高峰论坛在宁夏银川市举办。此次论坛立足新形势,探讨深化中阿能源合作关系。与会的中阿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们一致认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共同面临着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能源转型的重大课题,在寻求新的契合点的关键阶段,低碳能源领域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中阿能源企业合作重点从传统能源更多转向低碳能源领域。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30]
8月25日,四川成都,主题为“双碳新时代,转型新机遇”的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研讨会,气氛热烈。据了解,这场研讨会由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省环境保护政策法制研究会、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联合举办,吸引了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的多位专家和代表参加。随着碳约束环境的强化和碳定价机制的完善,“排放有成本”“低碳得收益”“减排获资产”获得越来越多共识。研讨会上,来自22个单位的专家联合发布全国首份碳资产生态创新行动倡议——《四川省碳资产提升创新行动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从树立碳资产理念意识、创新碳排放治理模式、增强碳资产管理能力、提升碳减排服务水平、促进碳普惠社会参与方面提出30条具体倡议。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3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8-30]
我们面对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尽管资源约束并非中国经济发展的绝对障碍。但中国并不具有特别资源优势,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是基本国情。多年来,依赖大量资源消耗,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代价是:资源消耗过渡、环境破坏严重。因此能源短缺危机与环境约束压力同时并存。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警告世人:为了人类社会美好的未来,我们再也不能为所欲为地向自然界贪婪地索取,恣意地掠夺了。因为,“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联合国环境方案》也曾用同样的话来告诫世人。1981年,当代科学家、思想家莱斯特·布朗又在他影响深远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的扉页上引用上述话语呼吁人类社会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稳定全球人口规模,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自觉地改变价值观念,努力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路,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需要对现实作出一个基本的分析与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8-30]
由来已久, 中国人对能源的传统观念是地大物博, 资源丰富。 但根据新的能源发展观判断: 中国能源不能仅停留在物博和丰富的概念上, 中国能源现状是总量大、 人均少、 结构差、 效率低, 与经济发展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便于分析, 依据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及构成的复杂性, 本报告将能源划分为一般能源 ( 又称常规能源) 、 新能源及再生能源。 一般能源涵盖了一次能源、 火电及焦炭等; 新能源及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能、 太阳能、 海洋能、 风能及自然热能等。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8-30]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非国有煤矿的发展与现状,目前,无论是资源占有量、矿井数量,还是产量等方面,非国有煤矿占据煤炭行业的“半壁江山” 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非国有煤矿规范管理,依法实施整治、改造、联合、提高的政策,非国有煤矿将在规范发展、规范办矿的方针上大有作为。然后指出了我国非国有煤矿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非国有煤矿联合改造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的政策建议。
[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30]
中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中国煤炭储量排名世界第三,在前五大产煤国中可开采年限最短。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产煤国,煤种比较齐全。2005年,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拉动下,中国煤炭生产达到21.9亿吨,创历史新高,但增幅有所下降。原煤月度产量较上年相比,增幅比较平稳,总体生产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状态。中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情况依然严峻,与世界上主要的产煤国差距很大。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29]
全球碳减排大势所趋,各国相继出台碳减排规划,据统计,目前已有11国对“碳中和”时间目标立法(或拟立法),13国官宣“碳中和”的目标时间,可再生能源替代加速,以光伏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将大有可为,具备长期成长空间。当前国内光伏项目度电成本已降至0.25-0.35元/kWh,光伏已在国内约2/3地区实现平价。全球范围内,光伏已在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最廉价能源。未来随着光伏装机成本持续快速降低,产业即将迈入高速增长期。中性预期下,2021-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63/209GW,其中,中国市场光伏新增51/63GW ,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预计光伏年均新增装机73/107GW。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29]
“十三五”以来,火电接连受到煤价高位运行、下游降电价以及减值影响,市场走势不佳,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以具备代表意义的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的行情走势与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表现来,煤价提升、降价预期和减值是影响公司表现的核心因素。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8-29]
公司为电力咨询设计、建设、设备供应和智能用电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服务供应商,聚焦用户端配网市场,其服务一体化、市场经营、服务质量和品牌优势明显,有望受益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的电力建设投资规模提升以及智能用电需求释放。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预计2021 年-2023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18.96、25.19、32.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5%、32.8%、28.2%;净利润3.33、4.39、5.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0%、32.0%、29.2%,成长性突出;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9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