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1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1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11]
光伏国内外需求韧性超预期,近期调整后估值回落迎来布局时点,供给瓶颈解除后需求有超预期可能,优选一体化组件龙头等业绩有望保持较高增速的标的以应对产能周期的挑战,HJT、TOPCon 等电池新技术全面推进;风电景气拐点提前,海上风电需求或加速兑现,能源价格提升或刺激海外需求超预期,零部件供应链或阶段性偏紧。新能源汽车全球景气度持续向上,销量数据亮眼,国内电池与材料企业加速导入全球供应链,部分环节供需有望改善,可优先布局电芯、隔膜等竞争格局较优环节的龙头标的,4680 电池、M3P 等技术变革或推动格局变化。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11]
2021 年,光伏板块核心标的实现营收4975.33 亿元,同比增长46.53%;实现归母净利润465.20 亿元,同比增长35.00%。综合毛利率20.94%,同比下降0.41pct。但由于硅料价格高位运行,成本压力下产业链的盈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利润增速略有放缓。22Q1 板块营收1634.43 亿元,同比增长80.93%,环比增长5.74%;归母净利润189.37 亿元,同比增长132.72%,环比增长78.95%;综合毛利率21.51%,同比增长0.38pct,环比增长2.21pct。一季度国内户用市场维持高景气,同时欧洲市场需求旺盛,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快速起量,行业一季度淡季不淡。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1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5-08]
火电总体承压,环比改善。1Q22 受益于市场电价上涨、新能源业务拉动等因素,火电及转型板块毛利率恢复至6.7%,净利率转正至0.9%。1Q22 火电及转型样本公司盈利承压,但环比有所改善。火电及转型样本公司1Q22 归母净利润合计10 亿元,同比-90%,环比扭亏,经营现金流合计317 亿元,同比-15%,经营压力部分缓解。4月20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能源领域相关工作强调市场化、法制化并举引导煤价运行在合理区间,期待政策端发力。我们预计随着5 月1 日新煤炭价格机制正式落地,火电企业综合煤价有望回归合理区间。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08]
“十四五”是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对于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储能爆发将至,有望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储能电池是储能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受储能产业利好,储能电池发展前景可期,预计2022年储能电池市场规模将超350亿元,出货量有望突破90GWh。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08]
氢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清洁能源,在未来很可能代替传统能源成为主要能源。氢燃料电池的能源就是氢能,所以,很多国家和跨国集团都极其重视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近年来,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与创新,为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促进氢燃料电池快速发展。随着加氢站网络初步形成,氢燃料电池产业趋于完善,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将逐步下降,下游应用增多,预计到2025年中国燃料电池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08]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能源总量大约是10 亿吨标准煤,包括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畜禽养殖剩余物和林业生物质资源等 。 在欧美
等发达国家,生物质能发电已形成非常成熟的产业,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发电和供热方式 。截至 2021 年 9 月 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 9 94 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提升至 43.4%。 其中 生物质能发电装机 3536 1 万千瓦 。当前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面临增量项目补贴退坡、监管趋严等多重挑战。同时,党中央绘制的十四五宏伟发展蓝图和碳中和目标将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当中唯一的绿色零碳燃料,生物质能 带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07]
据气象中心信息,2020-2021 持续强弱拉尼娜交替,我国南方地区降雨情况 偏弱;“三拉尼娜年”发生概率较小,我们判断2022 年来水会有复苏。1Q22 利用小时改善逻辑已初步兑现,期待4-6 月主流域逐步入汛后会有更大的同 比增长,结合金沙江/雅砻江大型电站投产,我们认为电量增长确定。电价 层面,水电市场化部分有涨价潜力,带来的业绩弹性更为可观。防御性角度, 清洁能源优先上网,收入受疫情冲击和用电需求影响小;经营模式较为稳定, 成本端主要是折旧和财务费用,是经济偏弱背景下极佳的防御性选择。推荐 国投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