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8-14]
国家电网年内将再开工建设“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加快推进“一交五直”等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核准早开工。在特高压建设方面,今年1-7 月,福州-厦门、驻马店-武汉特高压交流开工建设,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竣工投产。年内,建成投产南阳-荆门-长沙、荆门-武汉特高压交流等工程,计划陆续开工建设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直流以及武汉—南昌、张北-胜利、川渝和黄石交流“四交四直”8 项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超过1500 亿元,进一步发挥电网投资拉动作用。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1]
风电招标高景气,7 月风电招标环比提升38.2%。据我们统计,2022 年1-7月风电招标规模57.6GW,其中海风招标10.4GW。7 月风电招标规模达7.3GW,环比提升38.2%,其中海风招标1.7GW。考虑下游业主多在上半年集中招标,下半年集中交付。预计2022 年全年风电招标量可达80GW+,其中海风招标量可达15GW+。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1]
电价补贴阶段,运营商收益率基本维持稳定。随着风电和光伏装机成本下行, 2009-2020 年,Ⅰ、Ⅱ、Ⅲ、Ⅳ类资源区风电标杆电价分别下降下降43%、 37%、34%、23%;Ⅰ、Ⅱ、Ⅲ类资源区光伏标杆电价分别下降61%、58%、51%。 三峡能源ROE 保持在8%-10%,太阳能公司ROE 保持在7%-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1]
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广泛共识,加速了全球能源清洁化、低碳化的转型进程,也给油气行业带来外部压力,压缩油气行业的发展空间,并由此引发全球油气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炼油工业重心继续东移,油气流向进一步向亚太地区汇聚;价格波动愈加频繁,贸易风险显著增加;天然气贸易特别是LNG(液化天然气)贸易稳步提升,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油气需求依然旺盛,需要统筹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关系,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与油气供应保障水平,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1]
2021年以来,国际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给境外相关实体企业带来强烈冲击。目前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处于转轨时期,天然气定价还没有实现在有效市场中发现均衡价格,两种定价方法双轨并行的风险因素在逐渐累加,主要体现在:一是定价权在外,存在输入性价格波动带来的供给冲击风险;二是缺少做空机制,未形成有效市场,存在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的风险;三是行业特点决定均衡价格可能缺失,造成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风险;四是行业成本过高,造成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风险。建议:合理选取产业链节点,发现市场均衡价格;发挥实体经济优势,加快建设亚洲天然气定价中心;鼓励管道气签署长期协议,民生重点用气保供稳价;利用天然气期货市场作为财务避险工具,降低行业成本;天然气行业实体企业应做好技术和人才准备。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0]
港股新能源行业回调小于大盘。上周香港恒生指数下降2.20%,恒生综指下降2.5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降3.11%。万得港股新能源概念股指数下降0.20%,上周新能源股跑赢港股大盘。万得新能源概念指数上周表现在恒生各行业指数中可排第六位。从PE(TTM)对比情况来看,万得港股新能源概念股指数估值较高,可排第三位,仅低于恒生非必须消费业指数、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0]
煤改电” 退坡接近尾声:“煤改电”项目占比已不足25%,热水、采暖自然零售需求带动行业回暖。“碳达峰”接力推动热泵发展:“碳达峰”目标提出,各地“十四五”能源规划陆续落地,利好热泵行业发展。22年财政部预算报告显示: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拨出300亿元,比去年增加25亿元,进一步增加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补助支持。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0]
电力设备指数经过快速反弹,基本收复年内跌幅。2022年 7月份电力设备行业指数维持震荡走势,当月微跌0.38%,本年1-7 月份下跌5.7%,跑赢沪深300 指数9.9 个百分点。7 月份电力设备板块接近八成个股实现上涨,月度上涨个股230 家,62 家个股微跌。当前行业市盈率估值为43.60 倍,位于过往10 年历史64.2%分位。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09]
家庭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家庭储能系统通常可与分布式光伏发电相结合形 成家庭光储系统。家储系统主要包括电池和逆变器两类产品。(1)从电池趋势上 看,储能电池往更高容量演进。随着居民用电量的增加,每户带电量逐渐提高,电 池可以通过模块化实现系统扩容,同时高压电池成为趋势。(2)从逆变器趋势上 看,适合增量市场的混合逆变器和无需接入电网的离网逆变器需求增加。(3)从终 端产品趋势上看,目前以分体式为主,即电池和逆变器系统搭配使用,后续逐步往 一体机发展。(4)从区域市场趋势看,电网结构和电力市场的不同造成不同区域的 主流产品略有差异。欧洲并网模式为主,美国并离网模式较多,澳洲在探索虚拟电 厂模式。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农、林、牧、渔业] [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