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739 篇 当前为第 119 页 共 274

所属行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181.上海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导向研究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12-28]

    本文从剖析上海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历史沿革和现状着手,依据国际和国内推行循环经济的实践和理论,通过对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的状况、发展特点的比较研究,对今后政府政策导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政府导向
  • 1182.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建议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12-27]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CO2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碳中和日益成为全球新的政治认同和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手段的情况下,2020年9月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深刻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与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的历史进程相比,我国实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挑战大,需要付出极其巨大的努力与代价,如果按照之前按部就班、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去推进碳减排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国以更大的毅力与魄力,采取包括法律、宣传教育、技术以及经济等在内的诸多政策措施去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关键词:碳排放,碳中和,碳达峰
  • 1183.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体制障碍及政策建议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12-27]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提升新能源消费比重、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途径。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电力电量结构、电网架构、电网运行机制等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变革的焦点在电网,迫切要求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善多主体参与的电力市场体系,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配电网改革,建立市场化的电力辅助服务机制,推动电力交易主导调度,健全成本有效疏导的电价机制,为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发展奠定体制机制基础。

    关键词:体制机制,电力体制,新型电力系统
  • 1184.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12-27]

    电力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阐述了美国、英国、北欧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化改革情况,分析了电力市场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总结了当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的现状,并介绍了国家电投参与电力市场的情况。

    关键词:电力改革,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
  • 1185.碳中和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12-27]

    碳中和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是实现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的竞争高地。发达国家立足长远的顶层设计、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完善的市场化体制和广泛的社会共识是其实现碳中和重要的驱动因素,建议加快我国碳中和及能源转型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及规划工作,加快完善我国能源市场,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使市场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加快科技领域碳中和行动计划的制定,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合作,鼓励全民参与,最大范围取得社会共识,打赢碳中和这场人民战争。

    关键词:社会共识,国际经验,创新驱动,市场化,碳中和
  • 1186.推动碳中和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12-27]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主要包括“南北合作”“南南合作”“三方合作”三大模式。本文指出当前碳中和国际合作仍面临较多障碍,包括全球缺乏统一的气候治理规则和减排安排,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协同减排难度较大,在低碳技术路径、技术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等。本文进一步围绕我国如何更好推动碳中和国际合作、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规则提出思考建议。

    关键词:国际合作,碳中和,气候治理规则
  • 1187.中国石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实践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采矿业] [2021-12-27]

    本文阐述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全球和我国的工作进展,列举了中国石油在该领域的科技研发和工程实践,包括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支持完善相关标准和广泛参与国内外合作等,并介绍了中国石油下一步推动CCUS发展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利用,中国石油,封存,碳捕集,碳中和
  • 1188.“新能源+”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12-27]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新能源+”作为能源行业绿色转型的代表性新业态正在蓬勃兴起。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该领域的实践成果,列举了12类模式共15个典型案例,从发电端、用户端以及公共领域等角度诠释了“新能源+”的实施路径与价值。在此基础上论证“新能源+”从促进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消费以及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有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关键词:产业,新能源,碳中和,碳达峰
  • 1189.自主车企混动专题研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12-24]

    2020年国内汽车市场进入平台期,新能源销售未达预期,混动汽车市场迎来发展机遇:双积分修订版将传统车油耗门槛作为新能源积分结转条件;实现双碳目标需全行业节能减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传统车在2035年实现全面混动化。随着油耗法规的加严,48V轻混技术局限性渐显,国内车企逐渐转向重度混动技术。综观整个汽车产业,混动技术路线纷繁多样:日系品牌使用功率分流、串并联和串联这三条技术路线,并不断迭代;美系品牌贯彻功率分流技术路线;欧洲品牌青睐P2技术路线;国内自主车企以日系混动技术为竞争标杆,吉利、长城、比亚迪、广汽等车企相继发布DHT产品。

    关键词:节能,自主品牌,混动技术
  • 1190.碳中性燃料专题研究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12-24]

    在近期发布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各行业的减碳策略需协同推进。在车用燃料领域,多元化总体路线正逐步形成,全球能源企业对合成燃料(E-fuel)汽柴油、生物质汽柴油等可再生能源展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文重点介绍合成燃料E-fuel的技术背景和制备,以及生物质能源的技术路线,以期为汽车行业从业者提供一定技术参考。碳中性燃料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控制CO2排放量,推动各国碳中和承诺的实现。

    关键词:车用燃料,生物质能源,制氢技术,合成燃料
首页  上一页  ...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