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2-01-13]
2014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背景下,广州继续围绕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三中心一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商贸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商贸业总量规模继续平稳增长,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7697.85亿元,比2013年增长12.5%,增速比广东省(11.9%)高0.6个百分点,比全国(12.0%)高0.5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达48701.54亿元,增长18.0%;商贸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第四次被评为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电子商务、商务会展等新兴业态业种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成功,南沙新区新的增长极即将形成;商贸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聚集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2015年,广州商贸业发展将面临国内外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也存在诸多发展机遇和内在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和多项促内需扩消费政策的影响下;在广州及整个经济腹地经济和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带动、“互联网+”。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3]
在“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背景下,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正迎来新的契机。南沙国家级新区作为广州当前经济增长动力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拥有港口、政策、产业等多重优势,通过发挥优势实施航运城市化和城市航运化战略,完善航运基础设施,聚焦发展航运服务业,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平台,改革创新航运体制机制,可望增强航运服务功能,将南沙建设成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2-01-1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 [2022-01-12]
本章是对农业区工业化的一般理论的分析。包括,原生和次生的工业化;农业剩余增加和手工业从农业中的分离;市场、组织和技术——手工业蜕变的条件;制度架构和自由主体的诞生;文化价值观的约東;六次生工业化理论模型;工业化与农民身份的转型等七部分内容。
[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2]
工业化引起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不仅改变了、并不断改变着人地比例,从而触动了传统的农业家庭经营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农产品的供需结构、供需总量和供需形式,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农业经营活动的效率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都集中体现为对农业经营方式和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要求愈来愈迫切。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2]
本章主要探讨关于政府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的问题。其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对政府作用的一般性的分析;其次进一步提出区域差距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接着对区域差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涉及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发展的政府政策和建议。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2]
本章主要讨论关于产业升级与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演进方向的问题。首先从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入手,进行分析;其次进一步研究产业转移、区域分工与欠发达平原农业区产业升级问题;最后对欠发达平原农业区与相关区域工业化发展模式及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对于中西部工业化发展滞后的地区来说,作为不依赖本地资源而走上工业化道路的欠发达平原农业区来说,相对于依赖本地资源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拥有更好的前景 。
[金融业,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2]
中俄农业合作有深厚的基础,并已成为相互农产品贸易的重要伙伴。2014年,中俄农业合作迎来了新的合作机遇,两国建立了政府间农业合作机制、中国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大战略和俄罗斯制定了反制裁措施等。但是,中俄农业合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介绍中俄农业合作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新机遇,并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中俄农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提供民间合作平台、加强金融支持等政策建议。
[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2]
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贸易呈现负增长。同期,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3.5%,其中,农产品出口额下降1.6%,进口额下降4.6%,这是连续5年增长之后的回落。在农产品贸易逆差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值继续收窄。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粮食生产十二连增条件下,谷物进口量同比增长67.6%,其中,玉米、大米、大麦和高粱进口量增长明显。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消费需求不足和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是农产品对外贸易额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国内粮食价格持续、刚性上涨,与国际粮食价格较快下跌形成了显著的价差空间。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