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 [2022-01-19]
本文首先对中国天然林资源概况进行了总结,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部分,在生态文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次,对中国林业政策体系进行了梳理,深入探究了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最后针对天然林保护全覆盖的实现,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统一调查规划设计、提高林业资源整合能力,完善保护修复制度、全方位深化改革等。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综合] [2022-01-19]
本文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一些国有林场生态产业和产品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来看,中国林场在提供生态产品上还没有跟上发达国家的林业发展进程。分析其原因,发现中国国有林场存在林业产业链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人才紧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国有林场应该优化林业生态产品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员配备素质等政策建议。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综合] [2022-01-19]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本文首先介绍了边疆地区的生态战略地位,边疆地区总森林蓄积量为102.61亿立方米,占全国森林蓄积量的58.44%,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其次,指出了边疆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存在林业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群众观念意识相对落后等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科技攻关组织力量,树立辩证的生态发展观,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等对策建议。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综合] [2022-01-19]
本文首先介绍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管理模式,通过设立“管理局—管理站”两级管理体系,组建三支人才队伍,明确权责划分,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与当地政府实行人员交叉任职;再次,说明了建立其试点的具体做法,如坚持依法治园,建立公园治理新体系,加强生态管护,开展特许经营,壮大绿色产业等;最后,总结了其试点成效,如创建行政管理新体制等。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9]
本文分析对比了山西右玉县新中国成立前和当前在经济发展、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植树造林基本历程,总结了在推动机制、整体工作谋划、改革创新、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提出了遵循自然规律、优化推动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复制推广经验等启示。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综合] [2022-01-19]
库布齐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该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本文分析了在绿色发展观和创新发展观的共同引导下,库布齐的以科技治沙为主导,以产业治沙促发展,以“生态—产业—民生”多元发展为核心的“库布齐模式”;继而,本文探讨了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经验,“库布齐模式”全方位地协调了政府、企业、农牧民的利益,使各方主体通过出台政策、增加投资、积极参与的方式,与延续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成果,为全世界防沙固沙提供了中国经验。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1-19]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综合考量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态和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从顶层设计出发,以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流域生态禀赋根本改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编制黄河流域全域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方面,坚持整体统筹,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分区分类实施保护;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方面,坚持机会公平、水权平等原则,探索建立完善的用途分类、用量分级的水资源利用体系;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的建议。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8]
[综合,金融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8]
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既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向内陆地区纵深发展的趋势,也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是河南省在加快实施国家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四张牌”的同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的重大举措。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现实意义、基础条件、制约因素和突破口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对策建议。
[综合,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房地产业] [2022-01-18]
创新发展位居新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指明了我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河南发展中面临的一次重要机遇,必须立足实际,坚持“三个根本”、遵循“四个主要”、把握“五个要点”,以更好地发挥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