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 [2023-11-23]
A 股医药 – 内外资持续超配。2Q 加仓后,公募基金在3Q 继续加仓医药板 块,在总流通市值中的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至6.0%,但外资(陆股通) 持股比例则略微下降0.2pct 至3.5%。截至3Q 末,医药板块持续获超配, 在总资金量中的配置比例分别达到12.3%/8.8%,高于板块在A 股总市值中 的占比(7.6%),相比2Q 末的11.4%/8.5%有一定提升。随着海外融资环 境边际回暖,此前受情绪面影响较大、估值处于低位的CXO 获公募基金和 外资大幅加仓,而生物药、疫苗等创新属性较强的子板块也被公募基金青 睐。截至3Q 末,化学制剂、生物药、中药、原料药、疫苗、血制品和医 药分销等七个子板块被公募基金和陆股通均低配,同时 CXO 被大幅超配; 此外,外资更看好医疗器械(超配 7.4 个百分点)和零售药店(超配3.0 个百分点),而内资则更看好医院(超配 3.8 个百分点)。3Q 获双方加仓 均较多的个股包括药明康德、迈威生物、诺泰生物、山东药玻等。
[医药制造业] [2023-11-22]
中国抗高血压复方制剂市场销售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 2018-2022年中国抗高血压复方制剂市场规模平均年复 合增长率达到12.6%,抗高血压复方制剂市场份额也由 2018年的136.9亿元飞速扩张至2022年的220.4亿元。 未来,中国抗高血压复方制剂市场规模将继续膨胀,至 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近369.0亿元。 而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不断加深,以及国民健康意识和 消费水平的提升,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将迅速增长, 推动抗高血压药品市场的扩大。
[医药制造业] [2023-11-22]
随着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的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 进行抗肿瘤治疗,而面对放化疗造成的骨髓抑制和引发的白细胞 减少症,升白制剂被用来恢复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避免免疫 力遭受严重损害或引发致命的第二癌症。 生物注射制剂是治疗中度骨髓抑制的必备药物,其原理是通过GCSF 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加快产生和催熟白细胞。G-CSF是国内外 临床指南首推的升白生物制剂,分为短效和长效,起效迅速但价 格较高。与之相比,口服制剂的代表利可君片的优势阵地在于预 防和治疗骨髓抑制,其价格较低,不良反应十分罕见,且适合长 期服用。 中国早期升白治疗主要依靠中药口服制剂,后转向化学口服制剂; 1993年注射制剂进入国内后,口服制剂市场份额被迅速抢占,但 据头豹分析预测,未来升白口服制剂仍将保有一定市场容量,并 维持增长势头。
[医药制造业] [2023-11-22]
睡眠呼吸障碍包括在睡眠期间导致异常呼吸模式 的所有疾病过程,表现包括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睡眠相 关低通气障碍及睡眠相关低氧血症障碍,通常与 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神经肌肉疾病有关。 中国睡眠呼吸障碍罹患率为10%-30%,随着肥胖 症、压力增加等因素累计,睡眠障碍发病率呈逐 年上升趋势 2016-3030年,中国30-69岁OSA患病人数从1.8 亿人增加至2.0亿人,预计到2025年,中国OSA 患病人数将增加至2.1亿人。患病率高,诊断治 疗率不及1%,亟需有效诊治和精细化慢病管理 本报告针对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仪器进行 阐述,对相关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以及市场状况和 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医药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3-11-21]
[综合,医药制造业] [2023-11-21]
11月FOMC会议后,美联储宣布维持当前5.25%-5.50%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这也是继22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以来,9月暂停加息后,第二次暂停加息。这也意味着目前大概率已经进入“加息结束,等待降息”阶段。而由于美国通胀依旧较高,美联储为达成2%的通胀目标,货币政策或将维持“high for longer”的状态。
[医药制造业] [2023-11-17]
基因测序高景气赛道,全产业链市场增量可期。中国基因测序市场2021年规模为15.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 10.13%,预期2026年增长至42.3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1.23%。2018-2021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历史平均增速17.8%,2022-2026年中国基因测序市场CAGR为21.6%。
[医药制造业] [2023-11-16]
23年前三季度医药持续震荡,全基对医药配置仍处底部:1)医药指数:23年初上涨,1月底开始整体回调,到9月初显著跑输沪深300。截至10.31医药板块TTM估值27.9倍,经过22年前三季度深度回调,虽从22Q4开始回暖,但估值仍处于底部。2)医药市值: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A股医药公司总市值为6.9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7.6%,板块市值占比较23Q2季度环比略降,医药行业整 体市值处于低位水平。3)公募基金医药重仓:2023Q3公募基金的医药重仓合计市值为3612.6亿元,占公募基金总重仓占比12.2%,环比提升 1.1pct;医药主题基金对公募医药持仓1104.6亿元,占比30.6%,环比下降2.4pct,即医药主题基金仍为医药持仓主力,但非医药主 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有所增加。从重仓股所属板块看,前十大重仓股中相对分化。
[医药制造业] [2023-11-16]
医药板块在经历 2 年多的回调后,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医药板块与美债利率有较强的负相关性,美债利率有望趋势下行下,医药板块有望系统性受益。前期医药反腐、医保谈判带来的行业不确定性已有所消散,医药反腐强调聚焦“关键少数”、前期受到影响的学术会议纷纷恢复,医保谈判细则更新,规则趋于温和,产业层面,当前 GLP-1 靶点减重已相对成熟且适应症仍在扩展,海外企业不断映射,同时国内多家企业已有布局,ESMO 会议来看,ADC 等创新药领域国内外多家企业也有所进展,国内创新药厂商出海加速,大品种重大进展驱动下,医药行业具备景气催化动力。
[医药制造业] [2023-11-16]
纵观药物研发历史长河,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全球药物研发的黄金时代。在这段时间中,全球科学家发现了大量药物,包括合成维生素、磺胺类药物、抗 生素、激素(甲状腺素,催产素,可的松类药物等)、抗精神病药物、抗组胺药物、新疫苗等等,其中有很多是全新的药物。在这期间,很多过去无法治疗的疾病,如肺结核、白喉、肺炎都得到了治愈,成为人类疾病治疗史上的首次突破。亿欧智库进一步挖掘,发现在当时的全球历史环境中,有几个重要因素,驱动了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药物研发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