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3873 篇 当前为第 3123 页 共 3388

所属行业:医药制造业

  • 31221.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疾患的临床观察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在临床治疗椎间盘疾患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130例经CT或MRI检查符合适应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患者(A组)应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其余65例患者(B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治疗后3个月内的优良率进行分析.结果 A组65例患者,经过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后3个月评估,其中49例治疗效果达优级,11例治疗效果良好,4例效果较差,1例无效,优良率92.3%;B组6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3个月评估,其中27例治疗效果达优级,16例治疗效果良好,14例效果较差,8例无效,优良率66.2%.治疗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疾患的优良率均大于常规保守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是目前微创领域治疗椎间盘疾患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颈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
  • 31222.油酰乙醇胺在小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研究油酰乙醇胺(OE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应用HPLC-MS/MS方法测定脑组织内OEA的含量.给予OEA(5,10,40 mg/kg,ig)或OEA水解酶抑制剂URB597(1 mg/kg,ig),观察其对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观察MK886对OEA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6h,损伤侧脑内OEA含量开始升高,再灌注后24 h升高最明显.脑缺血再灌注后给予OEA(40 mg/kg)或URB597(1 mg/kg)可减少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程度.OEA可减少脑内MDA含量,增加抗氧化酶SOD的活性.OEA这一抗氧化作用可被MK886所取消.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增加脑内OEA的含量,OEA通过激动PPARα,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发挥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关键词:油酰乙醇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脂质过氧化
  • 31223.小檗胺对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探讨小檗胺体外对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0、2、4、8、16、32mg/L小檗胺作用UMR-106细胞24、48、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小檗胺对UMR-10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0、4、8、16 mg/L小檗胺作用UMR-106细胞24 h后,Hoechst33258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碘化丙啶(PI)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PI荧光标记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小檗胺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抑制UMR-106细胞的增殖(P<0.01),其作用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4.69、8.03和3.54 mg/L.小檗胺处理组可见核固缩和凋亡小体.空白对照组和小檗胺4、8、16 mg/L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4±0.29)%、(3.58±0.31)%、(6.27±0.47)%和(11.27±1.09)%,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小檗胺可以诱导细胞坏死;此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檗胺4、8、16 mg/L处理组UMR-106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呈降低趋势(P<0.01).结论:小檗胺体外能够抑制骨肉瘤UMR-106细胞增殖,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坏死和G0/G1期阻滞有关.
    关键词:小檗胺;骨肉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体外研究;剂量效应关系,药物;坏死
  • 31224.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120例疗效观察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全组120例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支撑喉镜,并在悬吊手术显微镜系统监视下,应用低温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术中病变组织送病理,术后抗炎止疼止血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定期复查喉镜,观察此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20例(100%)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术后咽堵或咽异物感症状消失,病理检查均证实为会厌囊肿.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6.5±1.6)min,平均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3.6±0.5)分,平均术中出血量(2.7±0.3)mL,仅1例于术后第4天出现轻微渗血,平均术后创面白膜消退时间(4.9±0.9)d,术后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会厌囊肿手术时间短、疼痛小、术中出血少,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关键词:囊肿;会厌;喉镜;低温等离子;临床方案
  • 31225.支撑喉镜配合鼻内镜下喉手术致舌神经并舌下神经损伤一例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主因持续声音嘶哑3个月,于2012年2月21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声音嘶哑,7 d前于我院行动态喉镜检查示右声带近前联合处有一约2 mm×3 mm大小灰白色肿物,双侧声带活动好,声门闭合有隙.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5 d,音哑未见明显缓解,再次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有吸烟史20年,40 支/d.入院查体:心、肺、肝及脾未见异常;咽黏膜充血,双侧腭扁桃体Ⅱ度肥大;舌体活动自如,感觉无异常,喉部检查同7 d前.疑诊为右声带息肉.入院次日于全麻支撑喉镜配合鼻内镜下行右声带息肉切除术.
    关键词:喉镜;舌下神经;舌神经;不良反应;病例报告;鼻内镜
  • 31226.MicroRNA-93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分析MicroRNA-93(miR-93)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TagMan MGB探针法定量分析38例骨肉瘤组织及对应软骨组织中miR-93的表达;构建miR-93过表达载体,并合成miR-93的反义核苷酸序列,分别转染骨肉瘤细胞U2-OS和MG-63.采用MTT比色法检测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改变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肉瘤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在38例骨肉瘤标本中,65.8%(25/38)的骨肉瘤组织miR-93表达明显高于对应软骨组织(P<0.05).miR-93过表达载体可以促进骨肉瘤细胞的生长,使细胞周期G0/G1期明显降低,而S期比例明显增加;反义miR-93转染骨肉瘤细胞U2-OS和MG-63后,miR-93的表达明显降低,U2-OS和MG-63骨肉瘤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生长主要停滞在G0/G1期,而S期和C2/M期细胞的比例下降.结论:miR-93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其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中G1/S期的转换而影响骨肉瘤细胞生长.
    关键词:骨肉瘤;微RNAs;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转染;microRNA-93
  • 31227.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及效果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探讨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肤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仅观察组加用腺苷钴胺.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前后的肌电图指标(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评分),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阴性症状指标(压力觉检查异常点数、温度觉和腱反射);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P<0.05);治疗后多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的多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较好,并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且患者耐受较好.
    关键词:腺苷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
  • 31228.SYNTAX积分判断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价值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通过SYNTAX积分探讨血尿酸(UA)值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按778例行冠脉造影术患者的血尿酸值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用SYNTAX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将冠心病组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评价其与血UA值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UA值将患者分为高UA血症组及UA正常组,比较2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脑血管病的患病率.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病和B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UA含量较非冠心病组明显增高(P<0.01),冠心病组SYNTAX积分值与UA呈正相关(rs=0.213,P<0.05);高UA血症组伴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脑血管病的患病率高于UA正常组(P<0.01).结论:血清UA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
    关键词:冠心病;尿酸;血清;冠状血管造影术;病例对照研究;SYNTAX积分
  • 31229.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PCI预后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与非糖尿病(NDM)患者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的预后情况以及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1 356例成功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依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DM组292例和NDM组1 064例,记录并比较性别、年龄、高血压史、冠心病家族史等一般情况,纤维蛋白原(FIB)、血脂、尿酸等实验室指标及心脏超声指标,依据冠脉造影(CAG)结果的SYNTAX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中分及高分组.比较DM组和NDN组PCI术后12个月内全因死亡、心肌梗死(MI)、靶血管再血管化(TVR)和卒中等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 DM组患者FIB、尿酸水平高于NDM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N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SYNTAX积分高于NDM组,在SYNTAX积分低分组、中分组及高分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DM组较NDM组MI、死亡及总MACCE比例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与NDM组TVR及卒中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比例高,在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中应加强对其血糖、血脂的控制.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2型;预后;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YNTAX
  • 31230.急诊PCI中血栓抽吸及不同途径给予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探讨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血栓抽吸及不同途径给予替罗非班的急性期及远期效果.方法:99例心肌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血栓抽吸(A)组、血栓抽吸+周围静脉替罗非班(B)组及血栓抽吸+梗死相关动脉内替罗非班组(C)组.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峰值,术后24 h及术后6个月时左心室射血分数.随访患者的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血栓抽吸后前向血流均达到TIMI 3级.B组及C组术后90 minST段回落、CK-MB峰值较A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90 min ST段回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K-MB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C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B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6个月3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结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在改善心肌灌注、保护急性期左心功能方面优于单纯血栓抽吸,且梗死相关动脉内给药优于周围静脉给药;血栓抽吸及不同途径给予替罗非班对远期左心功能影响无差别.
    关键词:心肌梗死;抽吸;血栓栓塞;心肌再灌注;磁共振成像,介入性;冠状血管;替罗非班
首页  上一页  ...  3118  3119  3120  3121  3122  3123  3124  3125  3126  312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