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2-06-17]
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中存在的难点;对“双碳”要求下化工园区实现更高层次循环化发展的工作要求及方法、路径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化工园区实现低碳发展与循环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2-06-17]
综述了2021年国内外丙烯腈生产技术情况;分析预测了我国丙烯腈市场、价格、进出口等情况,并提出发展趋势建议。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2-06-17]
韩国化妆品行业在经历90 年代初期激烈竞争后,21 世纪初格局优化,本土龙头凭效率及差异化实现份额提升。80-90s韩国化妆品市场快速增长,同时开放进口,本土龙头面临内外夹击。21 世纪初,在亚洲金融危机造成部分中小企业出清下,以及本土化妆品公司以快速洞察、反应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通过产品创新、原料及品牌概念差异化以及渠道跟进等策略打造强势本土品牌,实现份额提升。爱茉莉太平洋份额由90 年代初不到20%提升至2008 年的36%,2006-2008 年爱茉莉太平洋、LG 生活健康市场份额分别提升1.3、2.2pct,显著好于同期外资品牌,此后持续巩固双寡头领先地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2-06-16]
Q2 美护板块企稳回升,预计基金持仓比有所回升。2022Q1 美护板块指数下跌14.26%,跌幅与大盘接近;二季度以来,美护板块指数呈现上涨,表现超出大盘。受监管政策趋严、板块轮动等影响,Q1 化妆品和医美板块基金持股比例波动。随着Q2 行业进入旺季,且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同时结合Q2 板块指数表现,预计持仓比有所回升。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2-06-15]
传统能源存在发展路径依赖和历史消费惯性,能源结构转型急不得也等 不得。我国传统能源的基本格局是“多煤少油缺气”,世界上大多数发展 中经济体的能源供应也高度依赖化石能源,而能源供给的稳定性是经济 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命脉。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传统能源 的战略意义仍然需要清晰的定位和认识,在分析和构建能源体系和产销 循环时,不能单纯以结果为导向,只看数据变化,而不顾“能源安全” 大局。事实上,任何产业转型都需要立足国情。最优能源结构的梳理改 造是一项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这既需要在目标上坚定不移,也要 在策略上稳中求进,兼顾加法和减法。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2-06-1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2-06-13]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2-06-1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22-06-13]
22 年以来,受原油供需偏紧以及地缘政治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上 涨,进而推涨炼化生产成本,导致炼油及下游产品价差有所收窄。 进入Q2 以来,主要产品价差呈现上升趋势。在成本端上涨,下 游传导滞后的22 年一季度,民营大炼化仍保持不错的盈利能力, 主要源自于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和规模化优势;我们认为 高油价预期已充分反应在股价中,板块整体回调幅度较高,当前 处于较低估值水平,后续随着需求复苏和成本向烯烃、芳烃下游 产业链逐步传导,大炼化板块具备较强配置价值。长丝方面,目 前长丝库存仍高企,但疫情等不利因素已逐渐过去,静待需求恢 复,股价已率先触底,长丝配置价值将逐步凸显。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2-06-13]
我们通过独家卫星大数据模型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出行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我们 发现:在今年1-4 月份的出行淡季,以欧美为主体的全球5 个主要经济体海外出 行需求持续恢复且远超预期,虽然供应端持续显著放量,且中国疫情持续压制需 求,也无法阻挡全球油品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我们的测算,随着6-9 月份欧美 出行旺季的到来叠加中国疫后需求逐步恢复,需求端相比淡季或有约420 万桶/ 日的增长,而供应端增量有限,油品或存在超预期上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