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0464 篇 当前为第 2787 页 共 3047

所属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7861.硅酸钾聚合醇钻井液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2-15]

    从处理剂的综合作用出发,将硅酸钾的化学效应(胶凝沉淀)以及聚合醇的物理效应(浊点效应)复合应用,建立了一套具有凝胶-浊点效应的膜结构硅酸钾聚合醇钻井液体系,并对该体系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流变性好、失水造壁性好、抑制性强、抗污染能力强(抗NaCl污染6%(w);抗Ca2+或Mg2+污染0.5%(w);抗钻屑污染15%(w))、润滑性好、封堵能力强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为钻井液稳定井壁研究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硅酸钾;聚合醇;膜结构;钻井液;稳定井壁
  • 27862.低黏附耐酸碱水相超疏油铜表面的制备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2-15]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耐酸碱性的水相超疏油铜表面.在水相中,油滴在其表面上的接触角高达162°,同时极易滚动,表明所得到的表面不但具有水相超疏油特性,同时还表现出较低的黏附性及较强的耐酸碱能力.在不同pH值(2~12)的水溶液中,这种低黏附超疏油特性依然存在.研究表明,该表面的水下超疏油及低黏附特性主要源于表面亲水性的化学组成及独特的微纳米等级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而较强的耐酸碱性则得益于铜材料自身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关键词:水下;超疏油;低黏附;耐酸碱性;铜表面材料;In water;Superoleophobicity;Low adhesion;Acid/basic-resistance;Copper surface material
  • 27863.烷基芳基磺酸盐与功能性离子液体的协同作用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2-15]

    通过测定烷基芳基磺酸盐水溶液的泡沫性能,研究了离子液体对烷基芳基磺酸盐泡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没有离子液体存在时,随烷基芳基磺酸盐的芳环上短碳链长度的增加,起泡能力增强、泡沫稳定性降低;加入离子液体后,随烷基芳基磺酸盐含量的增加,起泡性能增强,而泡沫稳定性却呈现出不同趋势,总体上加入[Bmim]HCO3(Bmim:1-丁基-3-甲基咪唑)后泡沫稳定性降低,加入[Bmim]BF4后泡沫稳定性增强;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半径大小对烷基芳基磺酸盐的泡沫性能有影响,阴离子半径越小,泡沫性能越好,反之泡沫性能变差.
    关键词:离子液体;烷基芳基磺酸盐;泡沫性能
  • 27864.硅胶支载稀土氯化钐一步催化合成多取代Mannich碱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2-15]

    采用硅胶与稀土氯化钐在甲苯或四氯化碳中反应,制备了硅胶支载稀土氯化钐.与已报道的支载型催化剂相比,所制备的硅胶支载稀土氯化钐作为催化剂具有支载量稳定、催化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和选择性强等优点,同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不污染环境且催化剂重复利用率高.室温条件下,以硅胶支载稀土氯化钐作为催化剂催化对甲氧基苯乙酮、芳香醛和芳香胺的三组分体系,利用“一锅法”合成了28种新的β-氨基酮类化合物,并探索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催化剂经过IR和XRD表征,催化反应产物通过IR、1 H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
    关键词:硅胶支载稀土氯化钐;β-氨基酮类化合物;Mannich反应;Silica-supported rare earth samarium chloride;β-Amino carbonyl compound;Mannich reaction
  • 27865.连接基对双子表面活性剂2C12H25CnAm表/界面性质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2-15]

    通过三步反应合成出一系列不同碳原子数连接基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N1-双十二烷基-双羧丙酰基-烷撑二胺(2C12H25CnAm,n=2,3,4).三种表面活性剂都具有低临界胶束浓度,且都能高效地降低表面张力.通过pc20,CMC/C20,pc30,CMC/C30参数分析了它们的吸附和胶束化行为.表面活性剂CMC值随连接基长度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在n=3时达到最小2.17×10-5mol/L;界面张力值随着连接基长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小可达到1.87mN/m.
    关键词:羧酸双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表/界面性质;连接基长度
  • 27866.新型菲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2-15]

    以菲醌、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和三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种新型菲并咪唑衍生物2-(4-(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菲并咪唑(MPPI)和2-(4-(4'-N,N-二苯基氨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非并咪唑(DPAPPI).采用FTIR和1H NMR等方法表征了这两种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PPI和DPAPPI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紫外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374,392 nm处,在DMF溶液中均发出较强的蓝色荧光;MPPI和DPAPPI的HOMO能级分别为-5.30,-5.14 eV,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70,391℃,表明MPPI和DPAPPI均具有较好的空穴传输性能和优异的热稳定性,有望作为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蓝光材料应用于发光器件中,是潜在的多功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关键词:菲并咪唑衍生物;空穴传输;菲醌;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三苯胺
  • 27867.CdS晶体的价电子结构分析和结合能、熔点计算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2-15]

    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分析了半导体化合物硫化镉(CdS)的价电子结构,并计算了化合物的键能、熔点,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CdS的闪锌矿和纤锌矿两种结构的价电子计算结果表明,两种结构的价电子分布非常相似,其键能主要分布在最近的4条Cd-S键上.闪锌矿和纤锌矿结构的CdS中的Cd原子和S原子都应处于第四杂阶.键能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常温下,六角结构的CdS要比立方结构的CdS更加稳定,但两种结构的结合能差值相对于键能非常小,晶体结构的各向异性也在减弱,但总体来说其结构稳定性差别不大,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相互转化.对熔点的计算结果表明,CdS的固相稳定性与其共价电子结构密切相关,对熔点起主要作用的是最强键的共价电子对数,其对纤锌矿和闪锌矿两种结构熔点的影响率分别为93.4%和99.2%.
    关键词:硫化镉;价电子结构;经验电子理论
  • 27868.基于化学衍生和CID碎裂模式鉴定蛋白精氨酸-ADP-核糖基化的新方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2-15]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碰撞诱导解离(CID)碎裂模式鉴定精氨酸-腺苷二磷酸(ADP)-核糖基化多肽的新方法.首先,在碱性条件下将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或在磷酸二酯酶和碱性磷酸酶处理下水解为精氨酸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然后对上述2种衍生物进行基于CID碎裂模式的串联质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未衍生的精氨酸-ADP-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相比,在鸟氨酸化血管紧张素-Ⅰ和精氨酸核糖基化血管紧张素-Ⅰ的质谱图上发现大部分来自于肽骨架碎裂的离子峰,可提供足够的序列信息以确定精氨酸-ADP-核糖基化位点.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Ⅰ;化学衍生;碰撞诱导解离;质谱;精氨酸-ADP-核糖基化;Angiotensin-Ⅰ;Chemical derivatization;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Mass spectrometry;Arginine adenosine diphosphate(ADP)-ribosylation
  • 27869.颗粒碰撞恢复系数对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气固流动模拟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2-15]

    将基于能量最小多尺度方法的曳力模型耦合到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中,采用全滑移边界条件处理壁面处的颗粒相,对颗粒相为Geldart A类颗粒的循环流化床体系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6种颗粒碰撞恢复系数(ess)(0,0.5,0.8,0.9,0.99,0.995)对提升管内轴向空隙率和颗粒循环量等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由6种ess计算的轴向空隙率分布结果均呈现典型的底部密相区、中间过渡区和顶部稀相区的“S”型分布;ess较大( 0.99,0.995)时能够提高提升管内轴向空隙率分布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吻合程度,预测值更真实.;当ess=0.99,0.995时,提升管底部的颗粒相浓度分布预测结果呈现典型的“环-核”结构特征;ess对提升管底部颗粒相浓度和速度径向分布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提升管;气固流动;颗粒碰撞恢复系数;计算流体动力学
  • 27870.xLi[Li1/3Mn2/3]O2-(1-x)LiNi5/12Mn5/12Co2/12O2(0≤x≤0.8)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2-15]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xLi[Li1/3 Mn2/3] O2-(1-x)LiNi5/12Mn5/12 Co2/12O2(0≤x≤0.8)系列富锂层状固溶体正极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化学阻抗测试(EIS)以及充放电测试等多种手段研究了样品组分中Li2 MnO3含量变化对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材料的微观结构随着Li2MnO3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发生转变.当x≤0.2时,样品的微观结构与其母体材料LiNi5/12 Mn5/12 Co2/12O2相似;而当x≥0.4时,样品的微观结构与Li2 MnO3有很高的相似性.当x=0.3时,材料表现出两相共存的特征.HRTEM结果显示,随着Li2 MnO3含量的增加,样品中过渡金属原子的排列逐渐由长程有序转变为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并且在高Li2 MnO3含量的样品中观察到了金属阳离子混排的现象.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当x≤0.6时,材料的放电比容量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当x>0.6时,其放电比容量则随着x的增加而下降;当x=0.6时,放电比容量最高,室温及高温(50℃)下分别为260和304 mA·h/g.EIS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微观结构上由有序向无序的转变会导致材料电荷转移阻抗的增加,进而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材料;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Lithium ion battery;Li-rich cathode material;Micro-structure;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首页  上一页  ...  2782  2783  2784  2785  2786  2787  2788  2789  2790  279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