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新型菲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能
作者:何维杰;管翔;杨慧慧;赵鑫;葛梦媛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苏州科技大学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江苏省环境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 苏州 215009 加工时间:2014-02-15 信息来源:《石油化工》
关键词:菲并咪唑衍生物;空穴传输;菲醌;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三苯胺
摘 要:以菲醌、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和三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种新型菲并咪唑衍生物2-(4-(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菲并咪唑(MPPI)和2-(4-(4'-N,N-二苯基氨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非并咪唑(DPAPPI).采用FTIR和1H NMR等方法表征了这两种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PPI和DPAPPI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紫外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374,392 nm处,在DMF溶液中均发出较强的蓝色荧光;MPPI和DPAPPI的HOMO能级分别为-5.30,-5.14 eV,热分解温度分别为370,391℃,表明MPPI和DPAPPI均具有较好的空穴传输性能和优异的热稳定性,有望作为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蓝光材料应用于发光器件中,是潜在的多功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