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11]
6 月海外电动车销量28.48 万辆,环比增加24%,季末冲量略超市场预期。特斯拉6 月全球销8.69 万辆,欧洲市场贡献主要增量。欧洲6 月销量同环比高增,渗透率环比提升至13.4%。海外装机同比上升130%,环比上升1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11]
我们长期坚定看好新能源如光伏及风电行业发展;但由于风光发电特性原因,储能、电网改造及完善电价机制同样非常重要,这也是保障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的基础;本次的新型储能意见、共享储能模式及分时电价政策,理顺了国家电网的作用,也推动工商业领域储能的应用。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21-08-1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09]
氢能有望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将氢能发展上升至战略高度,预计未来氢气的能源属性将逐渐显现。目前化石能源制氢仍是主要的氢气来源,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备的“绿氢”是长期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氢气的下游应用也将逐渐由当前的传统工业领域拓展至电力、交通、建筑等各类场景。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09]
碳中和政策加码,锂电行业高成长性确立,TWh时代即将来临: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疫情后的经济复苏突破口选在了“绿色复苏”上,并且中国、欧洲、美国等地区碳中和目标屡超预期,碳中和毋庸置疑已成为全球大趋势,作为能源需求端最重要的场景之一,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我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已经积累了较强的优势,成本快速下降,同时使用成本、体验的提升,以及智能化的加持,行业已经进入市场化驱动时代。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突破800万辆,装机量406GWh,渗透率达32%;全球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300万辆,装机量达1163GWh,渗透率达28%,正式进入TWh时代。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出货量连年攀升,进一步确定了锂电行业成长性。
[综合,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08]
如果中国先进制造业在政策暖风扶持下,快速成长。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行业配置开始向制造业倾斜,降低当前大幅超配的消费服务业,增加配置制造业。一旦庞大的海外资本向制造业进行倾斜,龙头企业的估值会不会出现进一步的“溢价”?类似情景出现在2017 年的消费、医疗类公司,当时的一系列龙头公司,比如海天味业、通策医疗、爱尔眼科,在外资及国内基金的共同推动下,创造了远超过当时预期的估值溢价。这种情况会不会在2021 年下半年的“三宝”制造业行业重演?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08]
我们认为,随着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未来钠离子电池或从储能逐步走向动力,并以其低成本和高性能对铅酸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实现替代。此外,钠离子电池的原料不同于锂,资源丰富且分布均匀,发展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有助于维持动力电池终端价格稳定,且随着钠离子电池的应用,成本存在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下游的整车厂或因此受益。建议关注在钠离子电池技术上深度布局的公司【宁德时代、欣旺达】等,建议关注持股钠离子电池企业的公司【华阳股份、浙江医药】等,建议关注或因为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发展而受益的整车厂【长城汽车(A+H)、吉利汽车(H)、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小鹏汽车(H)】等。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08]
全球电动化趋势下,设备公司具备早周期性最先受益。重点推荐具备整线供应能力的整线设备龙头【 先导智能 】 ,海外疫情结束后扩产最受益的后段设备龙头 【 杭可科技 】 ,深耕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受益于PACK 自动化率提升的 【 先惠技术 】 ,建议关注 【 利元亨 】【 联赢激光 】【 海目星 】【 斯莱克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08]
iRobot 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0.62%至3.66 亿美元,相比2019Q2 增长40.52%,分地区来看,美国地区收入增长40%(相比2019Q2 增长58%),EMEA 地区收入增长29%(相比2019Q2 增长11%),两大地区合计收入占二季度总收入的79%,可见欧美地区依旧是iRobot 的核心市场,综合考虑iRobot 近几年在欧美地区的份额表现,预计二季度欧美市场的整体需求景气度依旧十分高涨。相较之下,二季度iRobot 在其余地区表现较为一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相比2019Q2 增长46%),其中日本地区增长7%,另外参考奥维云网监测数据,iRobot 二季度中国线上零售额同比下滑58%左右。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1-08-08]
宁德时代在钠电池技术突破,技术优势明显,继续保持推荐。现阶段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与下游适配的电池材料体系尚未定型,预计实现量产还需要至少18 个月,宁德时代的入局会加速推动钠电池产业化进程和成本快速下降。:1)钠离子电池原理与锂离子电池一致,均为摇椅式二次电池;2)钠离子基础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发展中遇到了较多问题;3)锂资源紧张局势凸显,钠离子电池研究开始受重视;4)已有多家厂商布局钠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