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461.地铁头车车体耐撞性仿真分析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11-15]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有关轨道车辆耐撞性评估的准则、标准,提出评估地铁头车车体耐撞性的碰撞场景设计与条件,即:满载车辆以25 km/h的初速度对撞同类型保持静止状态的头车时,车体及吸能结构所吸收的碰撞能量不小于1 MJ,头车车体变形不大于100mm.同时,建立某型地铁头车车体对撞有限元模型,处理接触问题及边界条件,实现240ms碰撞过程的数值仿真,并分析车体的速度、加速度、变形、能量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关键参数的仿真分析,评估地铁头车车体的耐撞性.
关键词:地铁;头车;碰撞;仿真;有限元
-
92462.基于形态滤波和HHT的地磁信号分析与预处理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1-15]
在地磁导航技术中,为获得精确的地磁场值,必须对信号中含有的各种噪声进行处理.针对地磁测量信号中含有的噪声特点,提出将形态滤波与Hilbert-Huang变换结合起来,先用形态滤波对数据进行处理,消除瞬时强脉冲的影响,再将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作出其二维时频谱图,分析信号中含有的噪声的特点,并根据分解的结果确定阈值,对各分量进行低通滤波,然后再重构.通过实际采集的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地磁测量信号中的各种噪声进行处理.
关键词:地磁导航;地磁信号;形态滤波;Hilbert-Huang变换;预处理
-
92463.亚麻粗纱碱性脱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脱胶效果
[纺织业] [2013-11-15]
以东海舟山海域腐烂海草为原料,筛选出碱性脱胶菌株DA8.对菌株DA8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分类鉴定其为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sp).酶活测定表明,该菌液同时具有果胶酶活力和木聚糖酶活力,并在pH为6.5~9.0、50℃以下酶活较稳定.利用该菌株在碱性条件下对亚麻粗纱进行脱胶,结果表明,菌株DA8对亚麻具有较好的脱胶效果,强力损伤小(下降14.19%);扫描电镜表明,和未处理亚麻纤维以及传统化学处理纤维相比,DA8处理后亚麻纤维表面胶质去除干净且表面光滑.
关键词:碱性脱胶菌株;亚麻粗纱;脱胶;alkalophilic degumming strains;flax roving;degumming
-
92464.InAs(001)表面金属化的转变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论述了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在InAs(001)基片上生长InAs时,样品表面由富As的(2×4)向富In的(4×2)转变的现象.通过控制生长参数生长出了较好的富As(2×4)表面.在As压不足的情况下,轻微的提升样品衬底温度,样品表面逐渐转向富In表面的(4×2)结构,呈现出(3×1)混合相.通过实验分析及软件模拟确定表面(4×2)结构区域已覆盖多达90%,表明样品表面大部分已金属化.
关键词:RHEED;MBE;STM;InAs表面重构;模拟
-
92465.用于燃料电池的聚乙烯醇/纤维素/聚乙二醇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通过对聚乙烯醇(PVA)/季铵化羟乙基乙氧基纤维素(QHECE)共混膜进行聚乙二醇(PEG)聚塑化改性,采用物理-化学交联联用法制备了PVA/QHECE/PEG碱性阴离子交换复合膜.通过交流(AC)阻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气相色谱(GC)和拉伸实验等手段考察了不同PEG添加量对膜的离子电导率、分子结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力学强度、甲醇渗透率和耐碱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PEG的加入(除最小比例外)提高了膜的离子电导率和力学强度并使其柔韧性增大.同时,膜的热稳定性比未添加PEG时提高了40℃.将PVA/QHECE/PEG膜在80℃,6 mol/L KOH浓碱溶液中浸渍处理264 h,膜的电导率从1.06×10-3 S/cm提高到3.88×10-3 S/cm,而膜的外观和力学强度及含水率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该膜具有很好的耐碱化学稳定性.此外,以3 mol/L甲醇溶液为测试目标,膜的甲醇渗透率<10-7 cm2/s,仅为商业用Nafion@膜的1/20~ 1/40.
关键词:碱性阴离子交换膜;聚乙烯醇;季铵化羟乙基乙氧基纤维素;聚乙二醇;共混物理-化学交联;耐碱稳定性;甲醇透过率
-
92466.风碎钢渣的时效相变及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本文研究了常温常压下风碎钢渣的矿物组成、矿相形貌随时间变化的行为特性,及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风碎钢渣中硅酸二钙相具有时效重组现象,且其活性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关键词:风碎钢渣;时效变化;活性
-
92467.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报道了3个β-羟亚胺配体(2,6-iPr2C6H3)N=C(Ph)CH2CH(Ph)OH(1a),(2,6-iPr2C6H3)N=C·(Ph)CH2C(Ph)2OH(1b)和(2,6-iPr2C6H3)N=C(Ph)CH2C(C12H8)OH(1c)及其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2,6-iPr2C6H3)N=C(Ph)CH2CH(Ph)O]2TiCl2(2a),[(2,6-iPr2C6H3)N=C(Ph) CH2C(Ph)2O]2·TiCl2(2b)和[(2,6-iPr2C6H3)N=C(Ph)CH2C(C12H8)O]2TiCl2(2c)的合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以化合物2b为主催化剂,研究了Al/Ti摩尔比、反应时间、温度和聚合压力等对乙烯聚合的影响,发现该催化体系在较宽的反应条件下均可得到很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熔点均在140℃左右.以化合物2a ~ 2c为主催化剂对乙烯进行催化聚合,发现在β碳位上取代基的立体位阻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影响.当化合物2b上引入2个苯基取代基时,催化剂显示出最佳催化活性.
关键词:β-羟亚胺配体;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甲基铝氧烷助催化剂;乙烯聚合
-
92468.两种褐藻对废水中铅、铜的吸附机理研究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运用批吸附技术研究了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裙带菜Undaria pinnati fida对水溶液中Pb2+、Cu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硝酸钙预处理后,两种海藻对Cu2+的吸附容量降低28%左右,对Pb2+的吸附容量下降10%左右.用化学改性方法确定不同官能团对生物吸附的贡献,结果表明羧基对两种海藻吸附Pb2+的贡献大于胺基和羟基.共存阴离子影响海藻对Cu2+的吸附,CuCl2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大于Cu(NO3)2和CuSO4.
关键词:褐藻;生物吸附;重金属;平衡;动力学
-
92469.三维多孔C球包覆纳米SnO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葡萄糖为碳源,锡酸钠为锡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三维多孔C球包覆纳米SnO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样品的XRD谱线都出现SnO2的特征峰,多孔SnO2/C球尺寸为100 nm左右,10~50 nm的SnO2颗粒被均匀地包覆在约30 nm的多孔碳层中.考察了水热时间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水热时间6h、烧结温度500℃、烧结保温时间2h的条件下,复合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首次可逆比容量为581.0 mAh/g,首次放充电(嵌脱锂)效率为66.48%,经50次循环后,充电比容量保持在502.9 mAh/g,循环效率为99.9%,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O2/C球;水热法;碳包覆
-
92470.十七氟癸基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膜材料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以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 PFDTES)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十七氟癸基修饰的SiO2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γ-Al2 O3/α-Al2O3多孔陶瓷支撑体上涂膜,然后在N2气氛保护下烧结成完整无缺陷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材料的形貌进行观察,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对溶胶粒径及分布进行测试,利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红外光谱仪和热分析仪表征了十七氟癸基修饰对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七氟癸基已经成功修饰到SiO2膜材料中,且随着PFDTES加入量的增大,溶胶粒径和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不断增大.当n(PFDTES)∶n(BTESE)=0.25∶1时,溶胶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3.69 nm,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为(112.0±0.4)°.在修饰后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中H2的输运遵循微孔扩散机理,在300℃时,H2的渗透率达到5.99×10-7mol·m-2·Pa-1·s-1,H2/CO和H2/CO2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达到9.54和5.20,均高于Knudsen扩散的理想分离因子,表明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分子筛分效应.
关键词: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溶胶-凝胶法;疏水性;气体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