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131.苦荞茶和荞麦面条中芦丁及槲皮素含量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苦荞茶和荞麦面条中的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结果表明:造粒型和非造粒型(全麦和全胚)苦荞茶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具有明显差异,非造粒型苦荞茶中芦丁的质量分数较高(0.518 3%~0.850 6%),槲皮素的质量分数较低(0.0573%~0.252 1%);而造粒型苦荞茶和荞麦面条中槲皮素的质量分数较高(0.481 6%~1.022 2%,0.034 9%~0.072 0%),芦丁的质量分数较低(0.029 7%~0.031 4%,0.008 1%~0.024 4%),这可能是由于荞麦中存在的芦丁降解酶分解芦丁产生槲皮素的缘故.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苦荞茶和荞麦面条都是以芦丁作为主要的黄酮类物质,单纯以芦丁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来评价荞麦制品的品质是不准确的.
关键词:苦荞茶;荞麦;面条;芦丁;槲皮素;黄酮;芦丁降解酶
-
92132.Pd-Bi/Al2O3和Pd-Pb/Al2O3催化剂用于碳四选择加氢除炔的比较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对Pd-Bi/Al2O3和Pd-Pb/Al2O3催化剂在碳四选择加氢除炔中的选择性及再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鲜的Pd-Bi/Al2O3和Pd-Pb/Al2O3催化剂的加氢除炔选择性接近,在总炔烃剩余量小于2×10-5(w)的条件下,1,3-丁二烯损失量分别为1.6%(w)和1.7%(w).再生对Pd-Bi/Al2O3催化剂的影响很大,再生后的Pd-Bi/Al2O3催化剂在反应中很快失活,而Pd-Pb/Al2O3催化剂经再生后的加氢除炔选择性基本不变.H2-TPR和XPS表征结果显示,Pd-Bi/Al2O3催化剂中的部分氧化态的Bi物种在再生过程中被还原为金属态,且迁移到了Pd颗粒的表面,使Pd分散度下降,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加氢除炔选择性发生变化.Pd-Pb/Al2O3催化剂在再生前后的结构稳定.
关键词:钯-铋催化剂;钯-铅催化剂;碳四选择加氢;催化剂再生;除炔
-
92133.马齿苋多糖对雏鸡生长性能、血液代谢激素和血脂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选用60只28日龄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只,试验Ⅰ、Ⅱ、Ⅲ组每天分别灌服0.5 mL质量浓度为2、20、40 mg/mL的马齿苋多糖(POP),连续给药7d,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35、42、49日龄,每重复各取1只鸡,测定生长性能、血脂及血清激素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马齿苋多糖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雏鸡日增重,降低耗料量和料重比,以试验Ⅱ组(20 mg/mL)饲料转化率最高;血清T3、IGF-1及GH浓度升高,T4呈现降低的趋势,GHRH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的POP试验组雏鸡血清TG、TC和LDL-C含量均呈现降低趋势,HDL-C和HDL-C/TC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整个试验期来看,试验Ⅱ组降低雏鸡血清TG、TC和LDL-C含量及提高HDL-C的效果最好.说明,马齿苋多糖通过调控血液激素水平,提高雏鸡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并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功效.
关键词:马齿苋多糖;生长性能;激素;血脂;雏鸡
-
92134.玉米赤霉烯酮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合成玉米赤霉烯酮半抗原,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鉴定,并采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OVA或BSA偶联,分别作为免疫原或包被原,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和紫外扫描法鉴定偶联效果,免疫3只BALB/c小鼠,制备玉米赤霉烯酮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抗血清效价最高达1∶32 000,以此多抗建立的玉米赤霉烯酮间接竞争标准曲线IC50为39.8 ng/mL,IC10为0.71 ng/mL,多抗与玉米赤霉烯酮类似物β-zearalenol、zearalanone、α-zearalanol、β-zearalanol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80%,3.07%,0.96%,0.09%.说明试验成功制备了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及高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活泼酯法;人工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多克隆抗体
-
92135.硅元素对Fe-(4.5~7.0)%Si高硅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通过Axio Imager金相显微镜考察4.5%~7.0%硅(质量分数)对高硅钢材料组织形貌的影响,并利用Fe-6.5%Si高硅钢薄板制备方法对其进行轧制,通过DDL50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阶段产品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证明,硅含量为5.58%的高硅钢在实验硅含量区间内存在最大延伸率及最小铸态组织晶粒尺寸.
关键词:组织;力学性能;硅钢;Fe-6.5%Si;microstructure;mechanical property;silicon steel;Fe-6.5%Si
-
92136.新疆阿尔泰地区白杨派3个树种半同胞家系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阿尔泰市哈巴河及北屯地区的白杨派3个树种银白杨、银灰杨、欧洲山杨的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12对SSR引物在90个样本中共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A)、112种基因型,多态位点百分率是100%,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648 5,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234.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337 l,即在总的遗传变异中有33.71%的变异来自于不同树种之间,绝大部分存在于子代个体间.白杨派内种间分化程度较高,种间遗传距离为0.3863~1.869;银灰杨的遗传变异最大,而银白杨的遗传变异最小.
关键词:白杨派;SSR;遗传多样性;半同胞家系;Leuce;SSR;genetic diversity;half-sib families
-
92137.某废菌在铝土矿反浮选中的抑制效果
[采矿业] [2013-11-15]
一水硬铝石的有效抑制是低铝硅比铝土矿反浮选脱硅的关键.以某工业废菌为一永硬铝石抑制剂,考察其在不同条件下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该菌对一水硬铝石抑制效果明显,而对高岭石上浮的影响不大.经对比试验,废菌对一水硬铝石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淀粉类抑制剂,在适宜的条件下,可改善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分离效果.此外,还对工业废菌在铝硅分离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废菌;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反浮选;抑制剂
-
92138.EDTA滴定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结合测定多金属矿中锌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3-11-15]
样品以硫酸铵-氢氧化铵一次沉淀分离后,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溶液中的锌含量,并将沉淀以盐酸溶解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吸附的锌含量,二者之和为样品中锌的总含量,提出了一种EDTA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结合测定多金属矿中锌含量的新方法,从根本上克服了絮状胶体沉淀等对锌的吸附.实验表明,在氨性介质中,铁锰等元素的沉淀会对溶液中的锌产生吸附,使锌的测定结果偏低,铅、镉也会对锌的测定造成影响.而采用本方法测定铅锌矿标准物质和锌精矿标准物质中锌的含量,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4%.
关键词:锌;多金属矿;EDTA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
92139.4-甲基-2-戊醇催化脱氢制甲基异丁基酮反应工艺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在铜系催化剂作用下,4-甲基-2-戊醇(MIBC)进行催化脱氢反应制备了甲基异丁基酮(MIBK),考察了原料组成、反应温度、LHVS、N2与原料的配比对脱氢反应的影响,分析了催化剂的耐热性能,并对使用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IBC脱氢反应的较伟条件为:反应压力0.1 MPa、反应温度190~230℃、LHVS在1 00 h-1以下、原料中MIBK和MIBC的总含量大于99%(w),在此条件下,MIBC转化率可控制在60%以上,MIBK选择性可达到98%以上.以脱氢产物直接作为脱氢原料进行循环脱氢实验时发现,经过4次脱氢反应后,产物中MIBK含量达到98%(w)以上.催化剂经耐热处理后,MIBC转化率下降了11.5%.MlBK选择性基本不变.表征结果显示,与使用前的催化剂相比,使用后及耐热后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减小,活性组分铜晶粒的粒径增大.
关键词:4-甲基-2-戊醇;甲基异丁基酮;铜系催化剂;催化脱氢
-
92140.氯化聚乙烯对ABS/PVC合金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1-15]
以氯化聚乙烯(CPE)为增韧剂,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氯乙烯(PVC)合金.研究了PVC及CPE用量对ABS/PVC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维卡软化温度、氧指数和熔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VC用量的增加,ABS/PVC合金的拉伸强度略有增加,弯曲强度基本不变,冲击强度呈现先略增加然后显著降低的趋势,维卡软化温度降低,氧指数增加;随着CPE用量增加,ABS/PVC 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增加,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氧指数和维卡软化温度变化很小,当ABS/PVC/CPE为40/60/15时,合金的拉伸强度为39.8 MPa、弯曲强度为60.8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8.3 kJ/m2,氧指数为29.7%.
关键词: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合金;增韧;阻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