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781.LC-MS/MS测定尿液中的11种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评估烟气环境中人体对多环芳烃的暴露状态,考察了固相萃取柱、色谱柱和质谱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测定尿液中1-羟基萘(1-OHNap)、2-羟基萘(2-OHNap)、1-羟基芘(1-OHPyr)、6-羟基(屈)(6-OHChr)、3-羟基芴(3-OHFlu)、1-羟基菲(1-OHPhe)、2-羟基菲(2-OHPhe)、3-羟基菲(3-OHPhe)、4-羟基菲( 4-OHPhe)、9-羟基菲(9-OHPhe)、2-羟基芴(2-OHFlu)等11种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 LC-MS/MS).以1-羟基芘-d9(1-OHPyr-d9)、3-羟基菲-d9(3-OHPhe-d9)和1-羟基萘-d8(1-OHNap-d8)为内标,通过β-葡糖苷酸/芳基硫酸酯酶酶解、Bond Elut C18小柱固相萃取、Agilent ZORBAX Eclipse PAH色谱柱分离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质谱检测了尿液中多环芳烃的羟基代谢物(OHPAHs).结果表明,OHPAHs的定量限为6~130 pg/mL,r为0.9991~1.0000,加标回收率为72.45%~124.50%,日内精密度为1.49%~7.35%,日间精密度为2.90%~12.00%.该方法适用于尿液中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关键词:尿液;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MRM)
-
91782.双盘状ZnO的可控制备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形貌可控、尺寸均一的双盘状ZnO.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ZnO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由2个直径约为4μm、厚度约为600nm的圆盘复合而成.考察了反应温度和乙酸锌与柠檬酸钾的摩尔比对产物形貌与尺寸的影响,实现了双盘状ZnO的可控合成,并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理.荧光光谱显示,双盘状ZnO的紫外发射峰半高宽约为10 nm,比块体ZnO的紫外发射峰半高宽(18 nm)窄,表明双盘状ZnO具有更好的光学特性.
关键词:氧化锌;水热方法;双盘状结构
-
91783.聚甲醛/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1-15]
通过熔融接枝及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甲醛/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纳米二氧化硅( POM/PE-LD-g-SiO2)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LD-g-SiO2的加入对POM基体具有良好的增强增韧作用,且随着PE-LD-g-Si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性能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PE-LD-g-SiO2的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性能均达到最大值;而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量逐渐降低,当PE-LD-g-SiO2的质量分数为6%时,达到最小值.
关键词:聚甲醛;二氧化硅;低密度聚乙烯
-
91784.聚芳醚酮改性苯并恶嗪树脂相结构与冲击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1-15]
以热塑性聚芳醚酮(PAEK)改性的热固性苯并恶嗪树脂为对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树脂体系分相后的相结构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用动态机械热分析仪和动态数字化冲击仪测试了改性树脂浇铸体的耐热性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加入PAEK后体系发生了旋节线相分离而形成双连续相结构,富苯并恶嗪的自相似特征步长由PAEK用量为5份时的0.49μm降低到35份时的0.22μm;因高PAEK含量的改性体系形成了细小的相结构(小于0.5 μm),使得位错绕过而可能无法形成较强的“钉扎”效应,导致树脂体系的韧性提高幅度较小;但PAEK与苯并恶嗪的相容性较好,改性苯并恶嗪树脂体系并未因PAEK的加入而降低耐热性.
关键词:苯并恶嗪;聚芳醚酮;相结构;冲击韧性
-
91785.PROTOS卷接机组最后切割和磨刀装置的改进
[烟草制品业] [2013-11-15]
为解决PROTOS卷接机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烟支滤嘴切口毛边、变形等问题,根据高略契金常数定理,改进了切割装置的传动比,以提高切刀转速,减小切刀对烟支滤嘴的切割力;改进了磨刀装置,以提高切刀磨削面光洁度,避免因切刀刃口不平而影响烟支滤嘴切口质量.应用效果表明,改进后机组运行可靠,切刀转速由1731 r/min提高到3267 r/min,减小了切刀切割力,烟支滤嘴切口毛边、变形等问题由7%~9%下降到0.8%以下,提高了烟支滤嘴切口质量,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
关键词:PROTOS卷接机组;切割装置;磨刀装置;滤嘴;切口
-
91786.基于局部模糊增强的顺序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1-15]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节省运算时间,对现有的基于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模糊增强的复合顺序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采用二维直方图斜分法定位图像的边缘区域,对边缘区域进行模糊增强处理,局部模糊增强既可以突出边缘特征,又可以减少计算量,改善算法的实时性;复合顺序形态学边缘检测使用不同方向的直线形结构元素和2种大小的百分位得到边缘子图像,通过计算信息熵自适应确定权重系数,对边缘子图像作融合处理,细化后得到最终的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的边缘精细、连续、完整,其均方误差和峰值信噪比要好于传统的算法,对受到噪声污染的图像和不同格式的图像具备良好的鲁棒性,与全局增强算法相比可节省近一半的运算时间.
关键词:模糊增强;复合顺序形态学;边缘检测;二维直方图;结构元素
-
91787.5种北美栎树在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引种生长表现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从美国东南部引进属于红栎组的纳塔栎、舒玛栎、水栎、柳叶栎和属于白栎组的弗栎,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多个地点和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进行造林研究.采用1~2年生裸根苗经长途运输后进行栽种,纳塔栎、舒玛栎和水栎成活率达94%以上,柳叶栎为76%~81%,弗栎仅42%~50%.不同树种之间,幼年阶段的根系发育、枝梢生长习性、秋冬叶色变化和虫害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在3~6个地点水稻土上建立的前4种栎树人工林,8~10a后在保留密度900~1 500株·hm-2条件下,其年均径生长量和年均高生长量达到0.96~1.76 cm和0.8~1.33 m.在山坡红黄壤地上栽种的纳塔栎、舒玛栎和柳叶栎,其年均径生长量和年均高生长量分别为0.64~1.01cm和0.57~0.78 m.采用2~4年生带土弗栎苗在6个地点滨海盐土上造林的成活率达87%以上,在保留密度1 110~3 900株·hm-2条件下,其7~9 a林木年均径生长量和年均高生长量分别为0.78~1.13 cm和0.59~0.75 m.当树龄达6~9 a时,5种栎树均开始结实.研究表明,5种北美栎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栎、纳塔栎、舒玛栎、柳叶栎可以应用于平原地区生态景观林和城镇园林绿化建设,而弗栎在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具有推广前景.
关键词:北美栎树;适应性;人工林;生长;结实;North American oaks;adaptability;plantation;growth;fruit-bearing
-
91788.复配粉理化性质与米线质构性质关系的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1-15]
将粳米粉与绿豆淀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粳米粉和绿豆淀粉的复配粉体系,并测定了复配粉体系的溶胀性质、糊化性质、凝胶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了复配米粉体系的拉伸性质与米线质构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绿豆淀粉添加量比例的增加,复配米粉体系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和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末值黏度、硬度也显著性增加,咀嚼性、拉伸强度和表观弹性模量显著增加,85℃下的溶解度和膨润力显著上升;糊化温度显著降低;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比粳米粉高了33.73 RVU和50.60 RVU;与单一体系相比,由复配粉体系制成的米线呈现较好的硬度、弹性、韧性、蒸煮性和物理性质.当绿豆淀粉∶粳米粉为1∶1时,其制得的米粉的质构性质最好.
关键词:粳米粉;绿豆淀粉;理化性质;质构性质
-
91789.基于细观尺度的泡沫混凝土热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在细观层次上,泡沫混凝土可认为由人工引入的气孔和水泥浆体两相材料复合而成.利用参数化方法,生成大量随机分布的椭圆(椭球),分别建立孔隙率为58%的二维和孔隙率为50%的三维泡沫混凝土数值试件.对二维泡沫混凝土数值试件进行瞬态热学分析,观察热流量在泡沫混凝土内部的传播运动规律,探究了泡沫混凝土的保温隔热机理;模拟稳态平板法测导热系数的工况,对三维泡沫混凝土数值试件进行稳态热学分析,得出试件热面和冷面的温度值,再利用傅里叶定律计算得到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的导热系数与实验测定的导热系数吻合得很好.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细观模型;热学分析;导热系数;foam concrete;micromechanics model;thermal analysis;thermal conductivity
-
91790.层状纳米羟基磷灰石/茶氨酸药物释药性能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1-15]
本文以层状纳米羟基磷灰石为载体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茶氨酸药物,并对其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羟基磷灰石/茶氨酸药物在起始阶段具有很快的药物释放速率,50 min时的累积释放量接近80%,最终的释药量可达90%以上.而且在释药初期,载药量高的样品比载药量低的样品具有更高的累积释药百分量.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层状结构;茶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