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921.含氟咪唑盐离子液体催化甘油与甲醇醚化反应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考察了一系列含氟咪唑盐离子液体对甘油与甲醇醚化反应的影响,发现[emim] BF4的催化效果较好,适宜的反应条件为:离子液体和甘油的摩尔比为4∶5、甲醇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0∶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h.此时,甘油的转化率为95.2%,单甲基甘油醚的收率为17.9%,二甲基甘油醚和三甲基甘油醚的收率分别为2.9%和4.1%.提出了离子液体[emim]BF4催化甘油与甲醇醚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甘油;甲醇;醚化反应;离子液体;glycerol;methanol;etherification;ionic liquid
-
89922.茶油贮藏的稳定性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以过氧化值和酸值作为油脂的评价指标,探讨温度、光线对茶油稳定性的影响;采用Schaal烘箱法(62±1)℃,以POV含量为指标,结合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多酚类物质(没食子酸、3,4-二羟基苯乙酸、槲皮素)对茶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高温和光照都可以显著加速茶油氧化,降低茶油的稳定性;多酚类物质可以提高茶油的稳定性,其抗氧化能力随加入量增大而增强,其中3,4-二羟基苯乙酸>槲皮素>没食子酸.
关键词:茶油;多酚;过氧化值;酸值;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
89923.基于小波包近似熵的线路故障性质辨识方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2-15]
超高压输电线路瞬时性故障与永久性故障的自动识别,是自适应重合闸实现的关键.研究超高压输电线路模型及其故障相电压特性,应用小波包分解和近似熵对故障相电压中的高频暂态分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瞬时性故障,其故障相电压的特征频段的小波包系数近似熵值在开关动作跳闸后的一段时间内显现振荡的变化趋势;对于永久性故障,其特征频段的小波包系数近似熵随时间递减.根据这一特征,提出了基于小波包系数近似熵的衰减系数累加和的输电线路故障性质自动识别方法,给出了相应自适应重合闸动作判据.仿真研究结果及工程应用实例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近似熵;小波包分解;高频暂态分量
-
89924.13个省茶叶籽油脂肪伴随物分析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对收集到的全国13个省的茶叶籽油样品中的脂肪伴随物成分含量做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籽油中茶多酚总含量为20 ~ 45 mg/kg;总生育酚含量250 ~ 450 mg/kg,且以α-生育酚为主;植物甾醇总含量为1100~1800 mg/kg;角鲨烯含量500~ 800 mg/kg.茶叶籽油中的植物甾醇主要为△7,22-麦角甾二烯醇和谷甾醇,除此之外还含较多的羊毛甾醇.
关键词:茶叶籽油;脂肪伴随物;茶多酚;甾醇;角鲨烯;分析
-
89925.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对米糠油的抗氧化作用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3-12-15]
采用Schaal烘箱法,以抗氧化系数(PF)为指标,研究了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在米糠油中的抗氧化作用,并分析了增效剂对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对米糠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0.05%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与0.01%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在米糠油中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复配后其抗氧化效果接近于0.02% TBHQ,能明显抑制米糠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关键词: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米糠油;抗氧化系数;脂肪酸;lipid-soluble rosemary extract;rice bran oil;oxidation protection factor;fatty acid
-
89926.烹饪过程中丙烯酰胺产生的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2-15]
绿色烹饪是现代餐饮模式的发展趋势,然而在不同的煎、炒、炸、蒸、烤、微波加热等烹饪方式中,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文章综述烹饪过程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以及不同烹饪方式及同一烹饪方式的不同阶段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差异,并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烹饪技巧,进一步提高烹调食品的安全性.
关键词:烹饪;丙烯酰胺;煎炸;烤制;微波
-
89927.高效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废水脱色性能
[纺织业] [2013-12-15]
利用钢铁酸洗废液制备聚合硫酸铁高分子絮凝剂(PFS),与自制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PED)复配,制备了一种高效复合絮凝剂,并将其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初级处理.结果表明,复配型絮凝剂PFS与PED的优化配比为3:1,质量浓度80~100 mg/L,pH值适用范围5~9,絮凝时间30 min.用其处理印染废水,脱色率达91.3%,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达89.3%和69.1%.
关键词:染整;废水处理;絮凝剂;脱色
-
89928.复凝聚法制备磁性微胶囊及其磁响应特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2-15]
采用复凝聚法,以亲油改性的纳米Fe3O4为磁性颗粒,白油为分散介质,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磁性微胶囊.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微胶囊的粒径及粒径分布,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及分散状态,借助磁铁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微胶囊的磁响应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溶液pH=3.8、芯壁比1∶1时,微胶囊收率最高;搅拌速率为600r/min时,微胶囊的粒径分布最均匀;在pH=3.8、芯壁比1∶1、搅拌速率600r/min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形状规整性及单分散性好,且囊壁透明、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能,可应用于磁泳显示和靶向药物传输领域.
关键词:复凝聚法;制备条件;磁性微胶囊;磁响应
-
89929.源内残留沥青原位裂解生气对有机质生烃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利用金管模拟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全岩升温热解实验,探讨了源内残留沥青的原位裂解生气行为及其对源岩生烃的影响.矿山梁地区泥岩和抽提样品升温热解结果表明,残留沥青对源岩生油和生气具有重要贡献,其裂解生气量可达源岩总生气量的32.3%.动力学计算表明,源内残留沥青原位裂解生气平均活化能为234.1 kJ/mol,要明显低于油藏中正常原油的裂解.矿山梁地区泥岩生成烃类气体的最大产率为28.5 mg/g,要明显高于抽提样品,且前者的活化能相对较高.基于实验结果和地质推演可发现,源内残留沥青原位裂解的门限温度仅为140℃,比排出(源外)原油的裂解低30℃左右.此外,麻柳桥地区泥岩及抽提样品的全岩热解表明,残留沥青是高成熟源岩的主要气源.
关键词:Ⅱ型源岩;残留沥青;金管热解;原位裂解;活化能;Type Ⅱ source rock;residual bitumen;gold-tube pyrolysis;in-situ cracking;activation energy
-
89930.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氧化柴油脱硫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2-15]
以四甲基乙二胺和溴代十六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简记为TTL(16-2-16),其表面活性cmc=0.1 mmol/L,γcmc=32.5 mN/m;TTL(16-2-16)做为相转移催化剂加入到H2 O2/CH3 COOH体系中,优化得到了催化氧化脱硫的适宜反应条件:V(H2O2)∶V(CH3COOH)=3∶1,V(氧化体系)∶V(柴油)=1∶1,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45℃,TTL(16-2-16)的用量为0.25%,在此条件下的柴油的硫含量可降至44μg/g,脱硫率为94.0%.
关键词: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直馏柴油;相转移;催化氧化;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