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1.国家会否推出航运振兴规划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3-08-23]
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出台航运业救助政策的可能性非常大。然而,到目前为止,千呼万唤的航运振兴规划却迟迟未露面。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曾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抓紧研究振兴航运业的政策措施,争取尽快出台,促进航运业健康平稳发展,这为处于迷茫状态中的航运企业提供了一盏明灯。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海运董事长李绍德呼吁国家尽快出台促进海运业发展振兴规划,以拯救航运市场。李绍德表示,后金融危机时期,由于需求增长乏力,运力供给增长过快,航运企业普遍遭遇运价大幅下调、燃油等成本大幅上升的双重压力,企业经营异常困难,部分企业甚至宣告破产。然而目前千呼万唤的航运振兴规划却迟迟未露面。那么国家会推出航运振兴规划吗?会推出怎样的航运振兴规划呢?
关键词:航运;求助政策;振兴规划
-
462.近十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及建议
[房地产业] [2013-08-22]
最近十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住房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突出,房价上涨的压力持续存在,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问题;建议
-
463.我国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的政策分析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 [2013-08-22]
回顾我国新农合大病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分析政策执行现状和运行效果,为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政策分析方法,分析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障政策的形成背景、执行与效果,其中定量资料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自2010年政策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障的病种及试点范围稳步扩大,2012年全国大病保障有99.6万名患者受益,受益率为12.45人次/10万参合人口,东部地区受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全国20种大病实际补偿比达65.39%,儿童两病等4类大病的实际补偿比超过70%,中部地区补偿水平略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结论: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政策推进良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但区域间保障待遇存在差异,保障受益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也面临挑战。建议:多种方式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障水平,处理好新农合大病与一般疾病保障的关系,促进保障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政策实施的监督与评价。
关键词:新农合;重大疾病;政策分析
-
464.需对《旅游法》持理性适度态度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13-08-21]
关键词:旅游法;旅行社;管理制约
-
465.服装业标准落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3-08-21]
翻开字典,“标准”的原意是“目的、标靶”的意思。作为企业,标准则是各行各业从业者的标尺,或者说需要达到的底线。毋庸置疑的是,标准的订立和不断修缮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服装业却存在核心标准严重落后、传统领域标准过于严格的现象,这“一松一严”的本末倒置,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服装;标准;纺织品
-
466.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应强制执行
[汽车制造业] [2013-08-20]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政府普通公务用车要优先采购1.8升(含)以下燃油经济性达到要求的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择优选用纯电动汽车”;并强调“抓紧研究制定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实施方案”。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的要求,最早见于2009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规划提出: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制订规划,优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机场等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关键词: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政策
-
467.美国住房税收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房地产业] [2013-08-16]
美国综合运用税收调节杠杆既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又抑制了投机炒作行为,还对低收入者提供了住房保障。本文介绍了美国住房税收政策的主要做法和发挥的作用,分析了其对我国综合设计住房税收政策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住房政策;税收政策;住房保障
-
468.国家能源局明确差别化政策鼓励企业直接购电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3-08-09]
关键词:差别化政策;电力体制改革;直接购电
-
469.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当前开展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3-08-09]
关键词:国家能源局;电力用户;发电企业;直接交易;通知
-
470.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思考
[房地产业] [2013-08-08]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外贸引擎力不从心,国内消费需求独木难支,投资需求鲜有起色。一时之间,人们不由得将稳定经济和社会的目光又转向房地产业。本文对当前楼市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保护自住需求、分流投资需求,改单一房价指标的调控目标为购买力指标,建立住房保障担保平台,打包征收房产税与行政事业费,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允许省际调用指标,逐步完善优化土地财政,建立科学严谨的长效政策调控体系等七个观点,以期房地产业既能促进国民经济“稳增长”,又能确保房地产业调控的成效。
关键词:楼市;住房保障;房产税;耕地红线;土地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