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业] [2024-12-15]
前瞻 2025:配置成长主线,静待需求回暖。回望 2024 年,猪价兑现趋 势性上涨但节奏有所提前,周度高点在 8 月几乎触及 21 元/kg,尽管价格 高度并不陡峭导致股票表现整体偏弱,但优势企业盈利十分可观,牧原股 份季度盈利破百亿,行业整体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速度加快,头部公司分红 大幅提升。 告别高景气,2025 年板块配置逻辑的主线在于抓住具备成长特征的子板 块,1)转基因玉米种子:根据我们测算,行业有望大幅扩容 20%-60%, 同时伴随剧烈的竞争格局重塑。2)宠物食品: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国产 品牌日渐成熟
[房地产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农、林、牧、渔业] [2022-03-22]
当前,河南每年有上百万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在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繁荣兴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需要政府、企业和农业转移人口三方加强合作,畅通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市民的渠道,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解决后顾之忧。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1-25]
加快推动农村能源转型变革,是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关键性举措。本文遵循“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经济适用”原则,在系统总结国内农村能源变革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河南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禀赋,将河南农村划分为资源驱动型、经济引领型、农业主导型、生态保护型四类,分类提出了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发展目标及转型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1-24]
本文首先指出,在生态统筹协调治理中,政府与社团组织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不对称关系,以政府处于强势地位,而其他治理主体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特征;其次,提出了在资源依赖的视角下,党政主体生态治理的权责同步扩大,“关键少数”的治理责任愈加突出等;继而,总结了不对称关系下生态治理的优化路径,即坚持党的全方位领导,打造生态治理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和环境等,从而不断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不断提高生态治理效能。
[农、林、牧、渔业,综合,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24]
本文在借鉴了比较成熟的耕地补偿政策后,从林业“三权分置”开始研究,认为只有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才能更好地落实补偿制度,将林业保护责任落实到人;其次,本文指出,补偿来源分别为政府、市场和其他区域;最后,为了促进补偿资金在各主体之间分配,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利用金融机构、政府服务机构加快林地所有权、经营权流动,让市场发挥价值发现功能,更好地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 [2022-01-19]
本文结合了国际发展绿色能源大潮与中国国土绿化行动、林业经济建设的政策方向,聚焦现行林权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现状,分析了林权流转交易、林权流转监管、生态效益补偿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即建立健全规范林权流转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是进一步推进林权改革创新工作、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 [2022-01-19]
本文首先对中国天然林资源概况进行了总结,天然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部分,在生态文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次,对中国林业政策体系进行了梳理,深入探究了天然林保护政策的制定过程;最后针对天然林保护全覆盖的实现,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统一调查规划设计、提高林业资源整合能力,完善保护修复制度、全方位深化改革等。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综合] [2022-01-19]
本文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一些国有林场生态产业和产品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来看,中国林场在提供生态产品上还没有跟上发达国家的林业发展进程。分析其原因,发现中国国有林场存在林业产业链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人才紧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国有林场应该优化林业生态产品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员配备素质等政策建议。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9]
本文分析对比了山西右玉县新中国成立前和当前在经济发展、民生、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植树造林基本历程,总结了在推动机制、整体工作谋划、改革创新、文化内涵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提出了遵循自然规律、优化推动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复制推广经验等启示。
[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1-12]
工业化引起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不仅改变了、并不断改变着人地比例,从而触动了传统的农业家庭经营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农产品的供需结构、供需总量和供需形式,农产品的市场化和农业经营活动的效率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都集中体现为对农业经营方式和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要求愈来愈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