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和责任主体的探讨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5-12-25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重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责任主体的研究对食品安全质量系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本文对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和责任主体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第一,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面广,具体包括畜禽、水果、酒类、干货、奶蛋等,呈现出立体式发展的趋势;第二,问题食品危害程度越来深,内部的安全危害也越来越多,比如农药、化肥的残留、
-
12批次婴幼儿辅助食品上黑榜
来源:质量探索 发布日期:2015-12-25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了12批次婴幼儿辅助食品不合格的通告。据悉,此次共抽检40家生产企业的81批次样品,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0批次;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2批次。据悉,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0批次、涉及6家企业,基本"扎堆"在江西省,其中南昌市文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淮山薏米谷物营养米粉、钙铁锌谷物营养米粉、牛肉胡萝卜谷物营养米粉、
-
互联网食品交易监管期待落地
来源:中国医药报 发布日期:2015-12-17
-
2015年度食品安全法治十大事件
来源:法制日报 发布日期:2015-12-16
-
贵州:修订地方食品安全条例
来源:中国食品 发布日期:2015-12-15
记者从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获悉,《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正式提交人大审议,这是继号称"史上最严"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10月1日施行后,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进行修订的地方食品安全条例。此次修订新增内容50多条,对原法律文本70%的条文都进行了实质性修订,是"史上最严"的贵州版《食品安全法》。
-
湖北省食药监局权威解读新食安法 亮点频频《食品安全法》“炼”成“史上最严”
来源:情感读本 发布日期:2015-12-10
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法到底"新在哪儿?为什么会被成为"史上最严"?日前,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昌海对"升级"后的《食品安全法》进行了权威解读。李昌海表示,"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最大的变化能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新',二是‘严'"。据李昌海介绍,经两次审议、三易其稿,新版《食品安全法》内容新增了50多条,对现有70%的条文进行了实质性的修订,新增了一些重要的
-
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报告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发布日期:2015-12-03
-
功能食品原料开发也可另辟蹊径
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15-12-02
-
大兴区建成北京市首家早市食品安全检测室
来源:首都食品与医药 发布日期:2015-12-01
本刊讯日前,为解决自发早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监管缺失等问题,北京市大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引入正规食品市场模式,设立"团河鑫发市场",对辖区3个自发形成的早市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同时,针对早市食品安全监管薄弱环节,大兴区食药监管局督促并协助市场设立了可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甲醛等43个项目进行快速检测的食品安全检测室,用于加强农副产品、生鲜食品等的监测,实现食品安全问题提前发现、
-
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关于“保质期”的科学解读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5-11-30
什么是食品的保质期?不同国家对食品保质期有何不同的要求?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如何处理?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5年第13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组织有关专家解读食品的"保质期"。一、什么是食品保质期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标准规定,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保质期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