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刚构桥聚酯纤维混凝土0号块受力性能研究
来源:交通科技 发布日期:2024-02-15
为研究聚酯纤维混凝土连续刚构桥0号块箱梁的空间受力,文中以江西省枇杷洲右溪聚酯纤维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及0号块箱梁实体模型,通过对比桥梁施工过程中关键截面的监测应力验证模型准确性,进而分析最大悬臂与成桥工况下0号块箱梁的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掺入后的0号块箱梁在2种工况下,顶、底板顺桥向应力变化规律一致且应力分布均匀;2种工况下,顶板应力变化幅度不超过2.5 MPa
-
纤维增强钢渣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裂和水稳定性能研究
来源:建材世界 发布日期:2024-02-15
为研究钢渣掺量和纤维对开级配沥青混合料(OGFC)性能的影响,选用4种钢渣替代率和4种纤维掺量,基于析漏和分散试验法进行OGFC-13配合比设计,并分析其抗裂和水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由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钢渣掺量会使得沥青混合料性能发生显著变化;钢渣掺入不利于混合料断裂能提升,而纤维则有积极作用;钢渣50%+纤维0.60%的组合能产生最佳的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最大程度上可将断裂能、劈裂强度比提高
-
聚酯纤维对高掺量RAP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来源:合成纤维 发布日期:2024-02-06
为探究聚酯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取质量分数为60%、80%和100%的废旧沥青混合料(RAP)并掺加质量分数为1%、2%、3%、4%的聚酯纤维,制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开展了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高温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加质量分数3%聚酯纤维时,混合料试件具有最佳高温稳定性能;掺加质量分数2%聚酯纤维时,混合料试件具有最佳低温抗裂性能。因此
-
水闸上下游坡顶防渗材料性能研究
来源:江西建材 发布日期:2024-01-30
文中依托水闸上下游坡顶防渗材料的应用场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掺量聚酯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弯及抗渗性能,探讨其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能够限制水分在混凝土内渗透、扩散及迁移,有效遏制混凝土内部裂隙发展,对改善混凝土抗压、抗弯及抗渗性能具有积极作用。
-
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纺定量分析方法(碱性乙醇法)的研究
来源:中国口岸科学技术 发布日期:2024-01-28
本研究使用碱性乙醇为溶解试剂对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在70℃水浴中振荡溶解15 min,将聚酯纤维从已知干燥质量的混合物中溶解去除,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从而计算出各组分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GB/T 2910.24—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4部分: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苯酚/四氯乙烷法)》中使用的试剂是苯酚/四氯乙烷,具有一定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
-
“的确凉”及其历史作用研究
来源:产业用纺织品 发布日期:2024-01-25
“的确凉”是20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主导我国服装面料市场30年的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特别是在20世纪60—80年代,风靡全国。依据官方档案、报刊及网络资料,阐释了“的确凉”的发明和商业化进程,分析了它引进我国后对当时的社会与经济产生的影响。
-
水闸下游护坡坡顶防渗材料性能研究
来源:工程技术研究 发布日期:2024-01-25
为了确保水闸下游护坡的稳定和安全,防止坡顶渗漏,提高护坡的防渗性能是非常必要的。文章通过室内试验,以塑性纤维为改良剂,对改良后的混凝土立方体进行了抗压强度、抗弯强度以及抗渗性能的测试,同时探讨了其与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差异,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水利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
聚酯纤维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孔结构研究
来源:材料导报 发布日期:2024-01-10
纤维的掺加可有效地改善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低、脆性特征显著的缺陷,增强其工程适用性。本工作针对聚酯纤维对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开展试验研究,选定密度等级为700 kg/m3的泡沫混凝土,考虑不同纤维体积掺量(0.1%、0.2%、0.3%和0.4%)对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掺量为0.1%时,材料表现出较优的抗压和劈裂抗拉性能,28 d强
-
基质全溶解-固相萃取-UPLC-MS/MS法分析聚酯纤维中阻燃剂
来源: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4-01-04
目的 探索聚酯纤维中常见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磷酸三苯酯和三苯基氧化膦)的分析方法。方法 通过完全溶解法将样品基质溶解,再采用商品化固相萃取柱PEP-2对提取的样品溶液进行进一步净化,结合UPLC-MS/MS技术测定5种聚酯纤维样品中的两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结果 在最优的条件下,建立的分析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5 8),灵敏度高,磷酸三苯酯和三苯基氧化膦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8 ng·g
-
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
来源:合成纤维 发布日期:2023-12-19
采用银离子络合交换技术,引入促进剂和双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粒径可控、抗菌效果好且耐久的抗菌粉体和母粒,将其用于制备182 dtex/72 f吸湿排汗抗菌涤纶预取向丝(POY),通过优化母粒制备、纺丝温度、无风区高度、卷绕等工艺参数,成功制备满足后道高品质运动面料需求的抗菌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