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源食品中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抗生素滥用现象在动物源食品的生产加工中较为严重,因此抗生素残留检测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内容。该文综述了动物源食品中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各类检测技术并对技术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对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某单层化工厂房的检测及加固
来源: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某单层化工厂房使用时间已达50余年,使用过程中钢柱子和钢吊车梁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现由于作业生产需要增加吊车吨位,因此需要对厂房进行现场的检测,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并对腐蚀严重且无法满足吊车吨位加大要求的柱子及吊车梁,采取"加大构件截面法"进行加固处理。为同类钢结构厂房的加固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作用。
-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食品中芝麻过敏原成分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也是食品质量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食物过敏就属于食品安全问题。本文阐述食品过敏机制和过敏原特点,并利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食品中芝麻过敏原成分,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
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刑事技术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普遍含有PAEs类增塑剂,此类物质在动物机体内富集从而对机体造成诸多损害,是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也是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侦查和处置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PAEs的检测技术繁多。常规的检测手段主要有光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这些检测手段具有使用普遍、原理简单、容易操作等优点,但也存在样品预处理过程复杂等缺点。而毛细管电泳
-
论现代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6-11-30
现代生物传感器是一种高科技的检验仪器,可以应用于食品、药品等多个方面的检查。由于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耗时较长,检查的精准度不高,严重的影响了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和质量,导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人民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因此,文章对生物传感器的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对现代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
-
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居民十分关注的问题,要使人们吃到安全无害的食品,食品安全检测十分必要。利用纳米技术能更准确、更快速地完成食品安全检测,分析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的运用,对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食品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研究进展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养殖业进入规模化阶段,抗生素在养殖业中被广泛使用。尽管抗生素本身在动物体内积累量很低,但由抗生素诱导产生的耐药基因会残留在肉制品等食品中,并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结合最新文献,对食品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产生和转移进行综述,阐明抗生素耐药基因古已有之,大致可分为固有耐药基因和获得性耐药基因,固有耐药基因一般通过代际遗传在同一种属细菌间传递,具有较小的传播风险;而获得性耐药基因的传播与抗生素或环境压
-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黄曲霉毒素B_1是污染食品的常见物质,提高检测方法及质量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为黄曲霉毒素B_1的测定提供参考。
-
论新时期下我国食品质量检测的控制要点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发布日期:2016-11-30
人类赖以生存的一项必要条件就是食品,食品的质量影响着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国内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增多,无论是民众还是监管部门对食品的安全质量问题的关注程度都越来越大。随着经济的开放,食品企业越来越多,相应的食品原材料的选取以及加工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这些都加大了食品质量检测的难度。针对此问题,就新时期食品质量检测的控制要点进行分析。
-
食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硝基呋喃类药物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因其价格便宜、抗菌效果好等特点,曾作为饲料添加剂和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但由于强毒性和致畸致癌致突变等毒副作用,对食品安全产生威胁,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已严令禁止使用。早期研究侧重于对原型药残留的检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代谢产物3-氨基-2-唑烷基酮(AOZ)、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AMOZ)、氨基脲(SEM)和1-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