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绿色食品检测与监测分析
来源:轻工科技 发布日期:2016-11-30
以绿色食品的概念为出发点,简要阐述我国绿色食品检测与监测的现状,主要分析绿色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保证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
-
食品加工和检测中微波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微波技术是时代发展和现代化技术不断进步的产物,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近年来,该技术在食品加工和检测中得到有效运用,发挥出巨大的使用价值,推进食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
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保鲜与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本文通过对酶制剂在食品加工行业与保鲜行业中的研究,概述酶制剂的应用前景。在与食品行业的结合后,论述酶基因工程。
-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化
来源:现代食品 发布日期:2016-11-3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当前阶段我国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前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检测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
食品中重金属砷检测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发布日期:2016-11-30
食品安全是21世纪重大的民生问题,它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卫生安全。近几年食品中砷污染事件频发,引起人们对砷危害性的高度重视。虽然传统的检测技术能对食品中重金属砷进行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但是仍存在检测仪器体大笨重、前处理复杂和检测成本较高等缺点,而随着核酸研究的进展,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检测方法也被广泛应用。核酸适配体是一段单链DNA或者RNA序列,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筛选出来的能识别特定靶分子的
-
食品包装用塑料中酚类抗氧化剂检测研究进展
来源:塑料科技 发布日期:2016-11-30
酚类抗氧化剂因其较高效的抗氧化能力、较廉价等特点而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然而在食品销售储运的过程中,包装材料中的抗氧化剂可能会渗透和迁移到食品中,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本文对食品包装材料中酚类抗氧化剂的检测方法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食品包装材料中抗氧化剂检测提供参考。
-
食品中肉毒毒素的检测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发布日期:2016-11-30
我国肉毒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自制的食物,如臭豆腐、腌菜、变质豆芽、变质土豆、米糊等。由于这些食物蒸煮加热时间短,在坛内发酵多日后,肉毒梭菌及芽孢繁殖产生毒素的条件成熟,进食后容易中毒。不新鲜的肉,也会引起肉毒毒素食物中毒。食品中肉毒毒素的检测主要有胶体金法、反向乳胶凝集法。以及三种方法的操作步骤、结果判定、注意事项等。
-
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广东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不损伤样本且无背景荧光等诸多优点,正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上转换发光纳米技术的发光材料、发光机制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
多重PCR-DHPLC快速检测食品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
来源:工业微生物 发布日期:2016-11-30
应用多重PCR(motiplex 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建立了快速检测食品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11和O157的方法。以基因wzx O111、rfb EO157为靶基因,建立多重PCR-DHPLC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同时进行RT-PCR检测比较灵敏度。该方法具有良
-
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6-11-30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多种组分同时检测等技术优点,当前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真菌毒素检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主要研究进展,讨论了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展望了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从事食品质量控制和检测分析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