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校企合作 提升机械专业教学水平
来源:考试周刊 发布日期:2017-12-19
机械专业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机械技能型人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机械化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专业人才的力量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运用校企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发展模式,将学生的培养目标直接定位到企业之中,给学生提供锻炼平台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既定的人才,但是在当下的校企结合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对校企结合
-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新改革——基于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 发布日期:2017-12-18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探索
来源:景德镇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7-12-15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高科技新兴产业之一,近年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如此火热的产业背景下,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文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调查研究相关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现状,查询足够的专业建设资料,以及走访调查大量电子信息类企业,在充分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就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专业建设方案。
-
机械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探索
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发布日期:2017-12-15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省级学科和创新服务平台,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实践为基、创新为魂"的教育理念,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围绕核心课程群,构建产学研结合、符合专业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了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实验对象和实验项目。同时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整合资源,构筑校企协同育
-
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下化工类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与实践
来源: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7-12-15
地方高校依托地域优势,通过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提出了新思路.整合校企实践教学资源,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综合实验训练、创新能力实训和工程应用实习"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教学和科研平台联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地方高校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
-
航空都市区建设背景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以鄂州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发布日期:2017-12-15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是高校培养时代适应性人才的重要前提。在鄂州市航空都市区建设过程中,必然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以鄂州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提出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切入点,以增强人才职业素养为关键,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性优化。
-
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17-12-13
以滨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本文探讨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共建师资队伍、实施项目驱动等方面给出具体且行之有效的做法,阐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浙江省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分析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17-12-05
高职教育;;汽车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文化机制
-
中职生实践技能培养及管理对策研究
来源:鲁东大学 发布日期:2017-12-01
汽服专业;;实践技能;;校企合作
-
服务地方企业 培养专业人才——镇海职教中心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
来源:职业教育(下旬刊) 发布日期:2017-11-30
在原有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础上,学校从2009年开始与宁波港务局开展校企合作,开设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进行订单式培养。2011年11月,该专业被评为宁波市重点发展专业,2012年12月,学校被宁波市教育局命名为"宁波港口工业学校"。该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9人,其中市优秀"双师型"教师3名、市首席工人1名、区名教师1名,高级教师3名、一级教师10名,硕士学历2名、本科学历17名,"双师型"教师1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