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学校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探讨
来源:职业 发布日期:2020-09-15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各个领域,各非电类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本课程的有效教学存在许多疑虑。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对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化工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0-09-15
《化工制图与AutoCAD》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其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将会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本文从课前备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就这门课的改革进行了探究,实践表明:这些改革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湖北农机化 发布日期:2020-09-15
制定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重难点,还要明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之后,再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课程设置。由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专业,因此,高职院校在改革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时,要重点注意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通过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实施路径,为社会提供更加符合社会需
-
汽车专业立足特色赛事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以武软工院“光谷之翼”车队为例
来源:才智 发布日期:2020-09-15
我国处于制造业的重要转型期,制造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较低,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面对区域需求,探索"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复合型人才。本文就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类课程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汽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方法。
-
应用型本科《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软件 发布日期:2020-09-15
在硅信息时代,数字电子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含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各种模块电路的应用实例进行学习,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师培养四个方向着手,期望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电子人才。
-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农家参谋 发布日期:2020-09-15
利用网络资料进行课程学习,是当前疫情形势下的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手段。"互联网+"思维对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促使了教学行为模式的创新。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将课堂教学任务分解成单独的教育任务,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设计、分析及课后评价。
-
基于UG建模的3D打印技术融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
来源:装备制造技术 发布日期:2020-09-15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利用UG建模应用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机械设计环节,在通过3D打印技术把模型制造出来,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板书+教材的教学改革,课程中通过UG建模转化成STL格式再转入3D打印机进行模型制作,从理论到实物的过程,学生由原来的不想听,听不懂到现在的兴趣大大提高甚至学习更认真,更有想法了。3D打印技术融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此教改是可行的。
-
课程思政理念下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思考与实践
来源:装备制造技术 发布日期:2020-09-15
如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成为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分析当前的教育形势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特点,结合课程讲授内容,提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建立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些举措。提升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应用能力和工程素养,强化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专业学习责任感,充分体现了堂
-
将课程思政融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
来源: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20-09-13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课程教学中。电工电子技术中涉及的定理、定律和方法中包含着大量的哲学和人文思想,是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该文以非电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切入点,从修改教学大纲、改进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这3个方面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进行探索研究,以此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
技能竞赛导向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
来源: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20-09-13
专业技能竞赛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该文基于对笔者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技能竞赛,对电子商务专业相关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将专业技能竞赛内容和竞赛要求融入专业课程,达到课程、竞赛的相互融合融通,构建技能竞赛导向下的教学改革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