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_2/H_2O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发布日期:2021-10-18
CO_2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该文实验研究了298、348K的单组分CO_2和298、313K的CO_2/H_2O双组分气体,在活性炭、活性氧化铝、3A、13X中的等温吸附和动态吸附特性。基于Langmuir、LRC、Toth、DA、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单组分CO_2吸附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CO_2/H_2O吸附过程进气水蒸气含量、流量、温度对4种吸附剂的穿透
-
环境阴离子与胡敏酸对铀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影响研究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1-10-12
利用批实验方法,研究CO_3~(2-)、HPO_4~(2-)、SO_4~(2-)、Cl~-和腐殖酸(HA)对U(Ⅵ)在氧化石墨烯(GO)上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U(Ⅵ)在GO上的吸附强烈地受pH值影响。体系中CO_3~(2-)会与U(Ⅵ)离子相互配合生成可溶性配合物,使U(Ⅵ)离子在GO的吸附降低。HPO_4~(2-)会与GO以及铀酰离子络合产生三相配合物,从而对吸附有促进作用。SO_4~(2-)在
-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材料吸附处理废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发布日期:2021-10-09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具有独特的网状结构和相连通的微孔道,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易改性、易回收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势,在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静电纺丝的工作原理,随后,概述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作为吸附剂用于水污染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无机阴离子、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及在海水淡化方面的应用。同时,讨论了电纺纳米纤维膜对污染物的
-
NH_3在TaC(0001)表面吸附和解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物理学报 发布日期:2021-09-30
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DFT)并结合周期平板模型的方法,研究了NH_3在TaC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反应机理.表面能计算结果显示,以Ta为终止的TaC(0001)面为最稳定的表面;NH_3分子通过其孤对电子优先吸附在顶位top位,而NH_2和H最稳定吸附位置为三重hcp位,NH和N吸附在三重fcc位.过渡态结果表明氮原子的复合反应脱附为整个反应的限速步骤.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NH3分子及其片段通过
-
老化作用对微塑料吸附镉的影响及其机制
来源:环境科学 发布日期:2021-09-29
新兴污染物微塑料被证实可吸附传统重金属污染物镉(Cd),而其在自然环境中不可避免地经历老化过程而发生改变,目前囊括多种材质的微塑料并涉及关键的老化作用对其吸附Cd影响的综合性和机制性的研究仍缺乏.选取PS、ABS、PP、PVC和PET等5种代表性的微塑料,通过紫外辐射法进行老化,全面对比了老化前后微塑料比表面积、结晶度、表面官能团和表面元素等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其对Cd的等温吸附过程的差异,探讨了
-
改性牡蛎壳粉优化制备及其对草甘膦的吸附性能
来源:工业水处理 发布日期:2021-09-28
草甘膦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有机磷。通过高温掺杂合成改性牡蛎壳粉,并用其对模拟草甘膦废水进行吸附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牡蛎壳粉最优制备条件:煅烧温度900℃,过筛粒径120目(125μm),淀粉用量(淀粉质量/牡蛎壳粉质量)15%,煅烧时间2.5 h,并进行碱处理。XRD表明,制备的改性牡蛎壳粉表面成分为CaCO_3和Ca(OH)_2;表面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牡蛎壳粉比表面积相较未改性前增大21.3
-
长链烷基双子季铵盐对棉纤维的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针织工业 发布日期:2021-09-28
为探究季铵盐中疏水长链对棉织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减少活性染料染色用盐量,制备了具有不同长链烷基的双子型季铵盐,研究了分子的亲疏水性对其在棉纤维上吸附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在改性条件下季铵盐的吸附行为,进而研究了棉纤维在改性前后的染色过程和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在无盐或少盐的情况下,改性后棉织物的上染速率和平衡上染百分率均明显提高;在季铵盐浓度仅为0.5 mmol/L时,其改性后织物的上染行为和染色效果与
-
老化前后微塑料对富里酸的吸附
来源:环境科学 发布日期:2021-09-22
由于微塑料(MPs)在地表水环境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较强吸附能力,其与地表水中天然有机物间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为深入了解微塑料对天然有机物的影响,开展了老化前后聚酰胺66(PA66)和聚丙烯(PP)两种微塑料吸附富里酸(FA)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化前后的微塑料吸附富里酸的试验数据较好地拟合了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4),吸附平衡在48 h以内达到,且PA66对富里酸的吸附能力
-
铜渣基化学键合陶瓷材料吸附Cr(Ⅵ)的性能及机理
来源:精细化工 发布日期:2021-09-17
以富含铁的铜渣(CS)为原料,在碱激发条件下制备了铜渣基化学键合陶瓷材料(CSCBC),将其用于废水中Cr(Ⅵ)的吸附。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质量浓度及溶液pH对Cr(Ⅵ)吸附率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合吸附前后吸附材料结构表征,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H=1、吸附剂投加量为8 g/L时,在120 min内达吸附平衡
-
辐射改性介孔SiO_2及其对铼的吸附性能
来源: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发布日期:2021-09-02
利用60Coγ辐射接枝合成了聚4-乙烯基吡啶(4-VP)改性的多层次介孔SiO2(FS-VP)微球,并对接枝后的FS-VP进行了季铵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接枝率的影响因素和季铵化微球(FS-VPQ)对Re(Ⅶ)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4-VP单体体积分数为50%、吸收剂量为72 kGy、剂量率为3 kGy/h的条件下,FS-VP的接枝率极大值为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