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β-环糊精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对Cr~(6+)的吸附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发布日期:2021-05-11

    用自制的磁性Fe_3O_4对β-环糊精进行改性,制备了β-环糊精磁性复合微球(β-CDM),并对β-CDM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对Cr~(6+)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β-CDM外观圆整,表面稍粗糙,具有网状结构;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过程拟合度较高,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有利吸附,既包含物理吸附,也包含化学吸附;β-CDM重复利用5次后,解吸率和吸附率均有所下降,但
  • 还原氧化石墨烯/4A分子筛复合材料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发布日期:2021-05-1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4A分子筛(RGO/4A)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RGO/4A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为了分析复合材料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以阴离子染料刚果红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吸附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和刚果红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果红在RGO/4A复合材料上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
  • MgO/La_2O_3CO_3复合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发布日期:2021-05-1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gO/La_2O_2CO_3复合材料(ML)。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Zeta电位仪测定了其零点电位点,并探究了接触时间、初始磷酸盐浓度和初始pH对磷酸盐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L呈现板块状堆叠而成的层状结构,零点电位点为4.52。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更适合描述ML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由Langmuir模型拟合得
  • 羧酸盐/玉米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对Cd~(2+)和Ni~(2+)的吸附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发布日期:2021-05-11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在玉米芯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发生聚合反应,再分别通过NaOH和t-BuOK进行水解,制备出两种羧酸盐/玉米芯接枝共聚物(MC-g-PAA-Na和MC-g-PAA-K)。结果表明:两种羧酸盐/玉米芯接枝共聚物吸附Cd~(2+)和Ni~(2+)是自发、吸热且伴随焓增加的过程,该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层吸附,同时遵循准二级反应机理,属于化学吸附。MC-g-PAA-
  • 沥青岩中界面活性沥青质分子结构及其在矿物表面吸附特征

    来源:化工进展 发布日期:2021-05-07

    重质油固体系(如油砂、沥青岩、油页岩、重质油、油泥等)中因油-水-固三相复杂作用,导致分离困难。本文以印尼沥青岩重质油为例,针对重质组分中界面活性最强的界面活性沥青质的结构及其在矿物质表面吸附特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仪、XPS等对界面活性沥青质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其初步结构。以SiO_2为矿物固体模型,在甲苯溶剂环境中,采用QCM-D和AFM研究界面活性沥青质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
  • CaC_2O_4-直接枣红B/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乙基紫的吸附性能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发布日期:2021-05-07

    以壳聚糖(CTS)和草酸钙-直接枣红B(CaC_2O_4-DB)杂化材料为原料,采用共混原位固载法制备草酸钙-直接枣红B/壳聚糖(CaC_2O_4-DB/CTS)复合材料。利用SEM、BET和FTIR对CTS和CaC_2O_4-DB/CTS的形貌及结构等进行表征分析,CaC_2O_4-DB的固载并未改变CTS的形貌结构,仅增加其比表面积和结合位点。详细考察了吸附时间、乙基紫(Ethyl viole
  • 热活化酸浸托贝莫来石制备多孔SiO_2材料及其吸附性能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1-04-29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具有良好结晶形态的托贝莫来石(TOB),采用不同温度(300、500、700℃)对TOB进行加热活化(产物分别表示为300H-TOB、500H-TOB、800H-TOB),然后对热活化后的TOB进行酸处理(产物分别表示为300AH-TOB、 500AH-TOB、 800AHTOB),成功制备出多孔二氧化硅材料。采用X射线多晶衍射(XRD)、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锌改性煤矸石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去除

    来源: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发布日期:2021-04-22

    煤矸石作为吸附剂在废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但天然煤矸石内部含有大量结晶水和黏土矿物杂质,直接利用天然煤矸石处理废水存在效率低、时间长、投加量大等问题。采用ZnCl_2对天然煤矸石进行改性,减少了煤矸石内部的结晶水和黏土矿物杂质,增加了煤矸石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通过不同条件下的改性试验得到改性煤矸石,与原煤矸石相比,其结构和化学成分均发生改变,ZnO代替SiO_2成为锌改性煤矸
  • Fe_3O_4@PGMA-Arg磁性吸附剂的制备及对亚铁离子的吸附性能

    来源:化工进展 发布日期:2021-04-22

    为脱除油田采出水中的Fe(Ⅱ)合成磁性吸附剂,本文以溶剂热法制得亲水性Fe_3O_4纳米颗粒,使用盐酸多巴胺(DA)进行包覆得到Fe_3O_4@PDA,再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在其表面聚合接枝得到Fe_3O_4@PGMA,后经精氨酸(Arg)修饰后得到功能化的Fe_3O_4@PGMA-Arg。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磁化强度对制备的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_3O
  • S300树脂对汽车失效催化剂浸出液中Pd(Ⅱ)的吸附行为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发布日期:2021-01-28

    基于实验室合成的S300树脂对汽车失效催化剂浸出液中Pd~(2+)吸附过程进行研究,考察温度、溶液体系中HCl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d~(2+)在S300树脂上吸附行为的影响,并对Pd~(2+)在S300树脂中的动力学特性、交换等温线、复杂体系中的选择性以及解吸过程进行研究,根据表征结果分析在盐酸体系下S300树脂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对Pd~(2+)吸附过程影响较小,溶液体系中的HCl浓度
首页  上一页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