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乙基纤维素磁性复合材料对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来源:应用化学 发布日期:2021-11-16

    重金属离子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处理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迫在眉睫。采用共沉淀法,以乙基纤维素为模版,将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颗粒与乙基纤维素复合,制备了乙基纤维素磁性复合材料(EC/Fe_3O_4)。探究了吸附添加量、溶液p H值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溶液中Cu(Ⅱ)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EC/Fe_3O_4表现出良好的吸附速率和吸附性能。吸附4 min,可达到吸附平
  • 氯代吡啶类污染物吸附与转化技术研究进展及挑战

    来源:环境工程 发布日期:2021-11-15

    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的大量生产及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在废水、饮用水等环境中被不断检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氯代吡啶类农药残留及其高效去除与转化技术,是水环境污染控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从结构上看,碳氯键断裂是实现氯代吡啶类化合物降解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了此类污染物的去除转化技术,从污染物吸附、高级氧化处理、催化氢化及耦合联用技术等角度,系统阐述了污染物去除转化
  • 白果壳纤维素对不同种类多酚的吸附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发布日期:2021-11-15

    将天然抗氧化剂酚类与白果壳纳米纤维素结合,探究纤维素对不同种类多酚的吸附行为及动力学的影响,并制备一种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纤维素/酚复合颗粒。该研究使用氮气吸附仪对白果壳纳米纤维素进行孔性能表征,研究了其对儿茶素、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酸和阿魏酸的吸附行为,采用一级和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曲线进行拟合,以Weber-Morris颗粒间扩散模型描述吸附过程,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纤维素吸
  • 介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研究进展

    来源:化工进展 发布日期:2021-11-12

    介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介孔MOFs)相较于传统吸附剂具有孔径大、孔隙率可调、比表面积大、官能团丰富,便于功能化改性修饰等优点,可高效地吸附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本文介绍介孔MOFs的特性、合成策略及四种合成介孔MOFs的方法,重点分析四种方法的介孔形成机理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并将四种合成方法的优劣进行了比较。详述介孔MOFs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类重金属阴离子以及放射性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介孔
  • 羧化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性能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1-11-11

    为研究羧化纤维素气凝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利用2,2,4,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介导氧化制备羧化纤维素,并通过冷冻干燥制备羧化纤维素气凝胶。通过电导率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所得羧化纤维素气凝胶的羧基含量、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探究pH值、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羧化纤维素气凝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纤维素气凝胶相比,羧基含量为0
  • 广玉兰叶生物炭负载Mg氧化物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含磷溶液的吸附性能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1-11-10

    利用固体废弃物广玉兰树叶,经过低温慢速热解制备成生物炭,并通过MgCl_2改性得到改性生物炭(MB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改性广玉兰叶生物炭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gO负载到生物炭表面,MBC对磷的吸附符合弗罗因德得希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理论上最大吸
  • 页岩储层微观孔隙、流体测定方法及吸附—解吸实验——以鄂尔多斯榆林地区盒8段储层为例

    来源: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发布日期:2021-11-03

    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储层吸附和解吸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核磁共振测试原理,采用离心实验与热处理相结合方法,测定了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定量识别了多种类型孔隙流体,并从微观孔隙尺度研究了吸附解吸过程中多态甲烷赋存量与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页岩中不可采出流体、可动流体的T_2截止值分别为0.18~0.32 ms、0.67~1.07 ms,不可采出流体和可动流体的饱和度分别为7.39%~15.61%、3
  • 铁原子吸附联苯烯单层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

    来源:物理学报 发布日期:2021-11-03

    联苯烯单层由碳原子的四元、六元和八元环组成,具有与石墨烯相似的单原子层结构.2021年5月,Science首次报道了该材料的实验合成,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铁原子在联苯烯单层的吸附构型并分析了其电子结构.结构优化、吸附能和分子动力学的计算表明,联苯烯单层的四元环空位是铁原子最稳定的吸附位点,吸附能可达1.56 eV.电子态密度计算表明铁3d电子与碳的2p电
  • 铁原子吸附联苯烯单层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

    来源:物理学报 发布日期:2021-11-03

    联苯烯单层由碳原子的四元、六元和八元环组成,具有与石墨烯相似的单原子层结构.2021年5月,Science首次报道了该材料的实验合成,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铁原子在联苯烯单层的吸附构型并分析了其电子结构.结构优化、吸附能和分子动力学的计算表明,联苯烯单层的四元环空位是铁原子最稳定的吸附位点,吸附能可达1.56 eV.电子态密度计算表明铁3d电子与碳的2p电
  • 高吸附容量膜的制备及对酸性黑10B的去除研究

    来源:工业水处理 发布日期:2021-10-28

    采用聚合氯化铝与壳聚糖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了对酸性黑10B具有高吸附容量的复合膜。通过试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添加量以及吸附过程中溶液pH、离子强度等对制备的复合膜吸附酸性黑10B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与壳聚糖质量比为1∶78时,制备的复合膜对酸性黑10B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中,溶液pH在3~8之间时,复合膜吸附性能稳定;添加NaCl增强离子强度有利于复合膜对酸性
首页  上一页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