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双有机改性磁性膨润土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

    来源: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11

    为了提高膨润土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性能,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和壳聚糖(CS)通过席夫碱反应形成的复合物(SCMC/CS)对磁性膨润土(MB)进行改性,制备SCMC/CS修饰的磁性膨润土(SC/MB),研究改性膨润土吸附Cu(Ⅱ)和Zn(Ⅱ)的性能并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SC/MB对Cu(Ⅱ)和Zn(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容量分别为483和123mg·g~(-
  • 高选择性快速识别汞(Ⅱ)离子的磺酰腙型探针的合成及在吸附中的应用

    来源:应用化学 发布日期:2021-12-09

    以苯磺酰肼和1-芘甲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可快速识别汞(Ⅱ)离子(Hg~(2+))的磺酰腙型荧光探针(Z)-N'-(芘-1-基亚甲基)苯磺酰腙(BSB),并通过氢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BSB对Hg~(2+)展示出高选择性、专一性和快速响应性,检测限为2.07×10~(-7)mol/L,响应时间仅需15 s。通过job's曲线,~1H NMR滴定实验和高分辨
  • 磷酸活化茶渣生物炭对铅的吸附性能影响和吸附机理研究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1-12-08

    为综合利用工业茶渣,并探明磷酸浓度对生物炭表面特性及铅吸附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工业茶渣制备的生物炭为研究对象,通过SEM、FTIR、XPS、XRD等表征手段和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模型拟合等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磷酸浓度下生物炭的表面特性和铅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当磷酸浓度为50%时生物炭羧基和偏磷酸基团含量最高,不溶性晶体分解最完全,对Pb(II)有最佳吸附性能,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88.68 mg·g~
  • 分子筛对水中罗丹明B吸附性能的研究

    来源:应用化工 发布日期:2021-11-30

    研究了不同分子筛对罗丹明B(RhB)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分子筛的组成及孔道结构均会对吸附性能产生影响。MCM-41分子筛表现了较好的吸附效果,2 g/L样品在30℃时,10 min即可使7 mg/L的RhB溶液达最大去除率(97.37%),并且对溶液的离子强度及pH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MCM-41分子筛对RhB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自发吸附过程,293~303 K为
  • P(Allyl-β-CD)/PSA微球的制备及对辛可宁的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现代化工 发布日期:2021-11-26

    以辛可宁为目标吸附分子,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吸附材料P(Allyl-β-CD)/PSA。利用SEM、FT-IR、TG和DSC对P(Allyl-β-CD)/PSA的外观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对辛可宁的吸附行为主要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行为,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多次吸附实验表明,P(Allyl-β-CD)/PSA对辛可宁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 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对水溶液中镉的吸附效果与机制

    来源:环境科学 发布日期:2021-11-25

    以畜禽粪便(牛粪、鸡粪、猪粪)为原料分别在300℃和700℃下制备生物炭,以作物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在300℃和500℃下制备生物炭,利用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CHN分析仪等对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的理化性质、表面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研究生物炭理化性质差异和其对镉吸附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农业废弃物基生物炭对Cd~(2+)的等
  • Kr/Xe气体在塑料闪烁体表面的吸附与扩散行为研究

    来源: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发布日期:2021-11-22

    采用基于Compass力场的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惰性气体氙(Xe)和氪(Kr)在塑料闪烁体(聚乙烯基对甲苯)的平整和粗糙表面的吸附和扩散行为.由惰性气体吸附曲线的均方根位移(MSD),得到了Xe/Kr气体在聚乙烯基对甲苯表面的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Kr/Xe气体均被稳定地吸附在塑料闪烁体表面,其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Xe分子的吸附性强于Kr分子. Kr/Xe气体在聚乙烯基对甲苯表
  • 新型除氟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来源:化工进展 发布日期:2021-11-20

    半导体、稀土开采等行业所排放的氟废水所引发氟中毒现象备受关注。吸附法是去除废水中氟离子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传统吸附剂存在吸附容量低、选择性差等缺点,亟需研发具有高吸附容量、可再生且无二次污染的吸附材料。本文归纳了一些新型吸附材料,如高分子材料吸附剂、生物炭、层状双氢氧化物、工业废弃物、纳米材料及其改性材料在含氟废水中的研究应用;总结了这些改性材料的制备过程,介绍了这些材料吸附除氟的能力,分析了新型吸
  • 龙山矿无烟煤超临界状态下吸附甲烷动力学特征

    来源:天然气地球科学 发布日期:2021-11-19

    为研究超临界状态下吸附甲烷动力学特征,以河南安阳龙山矿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磁悬浮天平进行了从亚临界到超临界状态煤吸附甲烷的等温吸附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基于吸附动力学方程和单孔扩散模型,探讨了无烟煤中甲烷分子扩散、吸附至平衡整个过程中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实验室测得“峰值”型等温吸附线为过剩吸附曲线,使用截距法校正得到的绝对吸附量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平衡时间与温度、压力均为负相关,
  • 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的页岩气吸附分子模拟——以鄂西地区下寒武统为例

    来源:天然气地球科学 发布日期:2021-11-19

    为考察随地层温度和压力变化,页岩气吸附性质变化规律,采用分子模拟技术,构建黏土矿物—干酪根复合分子模型,揭示在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页岩气吸附特征及微观机理。研究结果显示,页岩气在干酪根、干酪根—伊利石复合模型、伊利石狭缝孔吸附能力依次降低,且均为较弱的物理吸附;页岩气在狭缝孔中的吸附量随着地质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狭缝孔道被水分子占据后页岩气吸附量不再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气体的
首页  上一页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