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烃在页岩气开采区土壤中的迁移特性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发布日期:2021-07-15
页岩气开采区油基钻井液的使用会导致土壤受到石油类物质污染,探究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选择以涪陵页岩气开采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批量平衡试验研究废油基钻井液中石油类物质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采用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以土柱淋滤法探究不同降水量和污染强度对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纵向迁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能力较强,解吸率低,吸附平
-
功能化凹凸棒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废水中Pb~(2+)的吸附行为
来源:环境科学 发布日期:2021-07-09
重金属离子废水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吸附法是去除重金属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重要方法.对凹凸棒土(ATP)接枝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再使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进行改性,制备了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凹凸棒复合纳米材料吸附剂(ATP-Fe_3O_4-APTES),并将其用于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利用FT-IR、 XRD、 SEM及TEM、 BET吸脱附法、 Zeta电位和VS
-
过氧化氢溶液中痕量离子吸附分离用氨基功能化SBA-15的制备及性能
来源:化学工业与工程 发布日期:2021-07-05
通过后接枝法制备了氨基功能化SBA-15介孔氧化硅(S-N),用于吸附过氧化氢溶液中的金属和阴离子及有机杂质制高纯过氧化氢。研究了接枝量对吸附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发现S-N中的氮含量随接枝剂用量增加而增加,最高为1.83%。S-N保留了高度有序的六方孔道结构,但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随接枝量增加而下降。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各吸附剂表面均带正电荷。氨基功能化可显著提高SBA-15对Al~(3+)和Fe~(
-
硫脲/海藻酸钠对Cr(VI)的吸附和光催化还原协同去除机制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发布日期:2021-06-22
光催化是一种高效去除溶液中的Cr(VI)的方法。相较于吸附法,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将Cr(VI)还原Cr(III)。对海藻酸钠(SA)进行化学改性,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硫脲接枝到SA上制备硫脲/海藻酸钠凝胶球(GTSA),探究在光照条件下其对溶液中的Cr(VI)的吸附和还原机制。相较于SA,GTSA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大幅增加,吸附和还原Cr(VI)的能力增加,在紫外汞灯的照射下,pH=1时,Cr(
-
TOCNF与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及吸附Pb~(2+)的特性
来源:化工进展 发布日期:2021-06-16
水体中铅污染对环境及人的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将四甲基呱啶(TEMPO)氧化的纤维素纳米纤维(TEMPO-oxidized cellulose nanofibers,TOCNF)与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magnetic carboxymethyl chitosan nanoparticles,MCCN)交联复合制备一种经济高效且对环境无毒害的Pb~(2+)吸附剂,对复合前后的材料进行结
-
磁和CO_2双响应型可降解微凝胶对阴离子染料的可逆吸附与释放
来源:功能高分子学报 发布日期:2021-06-15
首先以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为单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了CO_2响应型可降解微凝胶;然后在该微凝胶中原位合成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制备了磁和CO_2双响应型可降解微凝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微凝胶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_2响应之后的微凝胶对阴离子染料可进行选择性吸附,对茜素红的最大吸附量为1 413
-
废FCC催化剂在LPG吸附脱硫中的资源化利用
来源:化工进展 发布日期:2021-06-08
金属污染是导致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沉积的重金属是废FCC催化剂资源化的关键。本文将废FCC催化剂引入到轻质油品吸附脱硫领域,以脱除液化石油气(LPG)中的二甲基二硫醚作为考核目标,验证了废FCC催化剂作为脱硫剂的可行性。除去废FCC催化剂表面积炭后,其脱硫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常温、质量空速为4.0h~(-1)的条件下,LPG中硫化物质量分数从382mg/m~3脱除至
-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水中重金属吸附领域的研究进展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发布日期:2021-05-14
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方法多样如物理化学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净化法等,其中吸附法因其材料来源广、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吸附材料是吸附法处理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核心要素。详细表述了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分类和研究进展,尤其是以某种方式结合而成的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阐述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重金属吸附方面的应用前景,展望了介孔分子筛材料在吸附水中重金属技术的发展趋势。
-
CTAB介孔硅吸附脱除水中Cr(Ⅵ)研究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发布日期:2021-05-12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介孔硅作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Cr(Ⅵ)离子进行吸附脱除,探讨了影响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溶液pH、脱除时间和吸附剂投加量对Cr(Ⅵ)的吸附产生较大影响。正交试验法优化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5,温度为30℃,吸附剂投加量为20mg,吸附时间为36h。在此最佳条件下,CTAB介孔硅对Cr(Ⅵ)的吸附脱除率为99.
-
纳米纤维素基复合吸附材料去除水体系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 发布日期:2021-05-12
纳米纤维素基复合吸附材料可以兼具不同材料的性能优势,克服单一材料性能不足之处,是现阶段吸附材料领域的研究热定。介绍了纳米纤维素/膨润土吸附材料、纳米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吸附材料、纳米纤维素/金属氧化物吸附材料和纳米纤维素/聚合物吸附材料等在水体系重金属离子去除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纳米纤维素基复合吸附材料在水体系重金属离子去除领域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