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活性炭吸附法处理煤化工废水中苯酚的探究
来源:广州化工 发布日期:2021-01-23
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吸附煤化工废水中的苯酚,采用4-氨基抗吡啶吸光度法测定吸附后的废水中的苯酚含量。通过研究活性炭吸附时间、苯酚初始浓度、活性炭投加量、活性炭粒径、溶液pH值等因素对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当酚含量和活性炭中的活性炭量为1:1000时,吸附在900分钟内达到吸附平衡。用200目活性炭在最佳苯酚初始浓度、溶液pH为弱酸性的条件下,静态吸附900 min,于502 nm波长处测定,苯酚
-
蒸汽闪爆处理对山羊毛及鸡毛吸附染色废水的影响
来源:毛纺科技 发布日期:2021-01-16
以山羊毛、鸡毛为原料,采用蒸汽闪爆、冷冻粉碎处理方法制备得到闪爆粉碎山羊毛、鸡毛,并应用于吸附染色废水中活性蓝19染料(RB19)。对比研究了蒸汽闪爆、冷冻粉碎处理前后山羊毛、鸡毛吸附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原鸡毛(175 mg/g)吸附能力高于山羊毛(55.24 mg/g)的吸附能力。经过蒸汽闪爆、冷冻粉碎处理后,山羊毛、鸡毛的吸附量分别达到426.7、440.0 mg/g,闪爆粉碎山羊毛表面鳞片
-
汽车活性碳罐中碳氢燃料的回收过程仿真计算
来源:河北农机 发布日期:2021-01-10
活性碳罐也叫汽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装置,是汽车燃油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中一个比较关键的部件。其基本构造是一个内部充装活性碳的罐子,用来吸附汽车停车后由汽车油箱昼夜温差换气产生的燃油蒸气。同时,国六标准的活性炭罐还用来吸收加油时产生的燃油蒸气。发动机起动时,再由发动机负压把油从活性炭罐中脱附并吸入发动机燃烧。文章用Fluent软件对汽车碳罐中碳氢燃料的回收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揭示了碳罐对汽油蒸气的吸
-
生物炭修复石油烃及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0-12-15
人类在石油开采、运输和储存等过程中,原油及其制品进入土壤,导致的土壤污染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生物炭具有高吸附能力、高比表面积、高微孔率和离子交换能力等特性,可以通过化学或物理作用吸附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变化,从而促进土壤中石油烃及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本文就生物炭的生产及特性、去除土壤中石油烃及多环芳烃机理、与生物炭环境应用相关的动力学研究和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等方面
-
QuEChERS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果蔬中30种农药残留
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发布日期:2020-11-15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多种水果蔬菜中30种常见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用乙腈作为溶剂,分别采用无缓冲盐体系、醋酸缓冲盐体系和柠檬酸盐缓冲体系对蔬果中30种农药进行处理,用PSA进行净化后上机处理。结果采用不加缓冲盐体系提取,经PSA净化的方法适用于本文所选30种农药的检测, 30种农药残留的回收率为90%~122%,相对标准偏差在0.3%~15.3%之间,检出限在0.010 mg/k
-
桥位吸附硼原子硅烯的结构与电子性质
来源:矿冶工程 发布日期:2020-10-15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新型类石墨烯材料硅烯进行桥位吸附硼原子之后的微观结构和电子性质,并与原始硅烯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3种覆盖度下,4×4桥位吸附硼原子硅烯超晶胞均为放热反应,吸附能最大为-2.56 eV。吸附过程中从硅原子到硼原子产生1.14个电子转移并形成稳定共价键。相比于直接带隙半金属结构的原始硅烯,桥位吸附硼原子硅烯在K点处打开0.15 eV直接带隙,同时引入0.67μ
-
机械化学法合成羟基插层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艺 发布日期:2020-10-12
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是一类可有效去除水中有害组分(特别是有害阴离子)的无机吸附材料。常用的共沉淀法在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碱性废水,且合成产物通常结晶度较低。本文利用改进的机械化学合成法,选取MgO和无定形态的Fe(OH)_3作为反应前驱物,成功制备出了羟基(—OH)插层的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Mg-Fe-OH-LDH)。通过对合成产物的XRD、SEM、FT-I
-
高硫石油焦基炭分子筛的制备及吸附Cr~(6+)的工艺研究
来源: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0-08-15
为了扩展高硫石油焦的应用领域,研究高硫石油焦基炭分子筛对铬离子的吸附性能,以高硫石油焦为原料,按照不同的粒度和碱炭比制备了一系列炭分子筛,并对模拟含铬离子废水进行了吸附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硫石油焦基炭分子筛对Cr~(6+)吸附的最佳参数:Cr~(6+)初始质量浓度0.100 0 mg/mL,吸附时间20 min,吸附温度40℃,Cr~(6+)平衡质量浓度0.081 9 mg/mL,最大吸附量12.
-
高硫石油焦基炭分子筛的制备及吸附铜离子的工艺研究
来源:化学工程与装备 发布日期:2020-08-15
以高硫石油焦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炭分子筛,研究所制备高硫石油焦基炭分子筛对铜离子吸附能力,通过改变制备的工艺条件,考察其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硫石油焦破碎325目以上时,再利用KOH进行活化,在活化温度为750℃,碱炭比为3:1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炭分子筛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率可达到15.96%。
-
表面吸附对单层黑磷砷结构、电子性质和磁性调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
来源: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发布日期:2020-06-27
基于第一性原理,系统研究了11种不同原子吸附在单层AsP上的儿何结构、吸附能、磁矩和电子结构性质.使用的吸附原子包括轻质非金属(C、N、O)原子,第三周期金属原子(Na、Mg、Al)和过渡金属原子(Ti、V、Cr、Mn和Fe).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原子引起了AsP多样的结构、磁性和电子性质改变.AsP与所研究的吸附原子都能紧密结合,并且所有系统的吸附能都比吸附原子在石墨烯、SiC、BN以及MoS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