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1.2008-2013年数控机床市场评估及2018年综合预测报告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4-05-07]
报告从概述,行业发展分析,行业竞争格局,行业进入壁垒,企业分布与市场结构调整,主要厂商比较分析等方面对数控机床行业进行了分析评论。
关键词:数控机床;加工;特点;应用;行业发展;出口形势;企业分布;市场结构调整
-
2052.2014年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年度监测报告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14-05-07]
2013年,阿里、腾讯、新浪、百度、京东先后布局RTB市场,核心ADX及DSP产品陆续上线。广告产业链进入新的阶段。 2013年,中国整体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1100亿元,同比增长46.1%,达到新的量级。国内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在突破千亿大关之后,随着市场的成熟度不断提高,将在未来几年放缓增速,平稳发展。移动营销市场保持平稳快速增长,逐渐成熟。互联网广告向移动端迁移速度将加快。 2013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中,从广告形式划分角度看,搜索类广告占比49.8%,超过品牌图形广告,而垂直搜索、视频贴片广告将是未来网络广告市场的主要增长力量。 2013年网络广告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大量企业广告营收的快速增长。以爱奇艺PPS、乐视网为代表的视频媒体广告营收增长迅速。奇虎360随着搜索及移动商业化进一步推进,广告营收增长显著。淘宝的媒体营销价值巨大,广告营收进一步增长。 2013年, 展示类广告细分行业投放中,交通、网络服务与房地产三大行业继续领跑,占比分别为19.9%、14.4%与12.1%。
关键词:网络广告市场;整体市场分析;不同广告形式发展情况;不同网站类型发展情况;核心企业;核心行业;网络广告投放
-
2053.2012-2013年中国保险销售电商化研究报告
[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 [2014-05-06]
2012年,中国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迎来了新一轮增长,整体市场增速达8%,财险增速为15%;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仍然持续增长,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达到6.2%;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2012年中国保险电子商务市场保费收入规模达到39.6亿元,相较2011年增长123.8%;全球保险销售渠道电子商务平局渗透率超过5%;平安保险月度覆盖人数始终保持绝对的领先优势;2012年中国保险网销用户渗透于各年龄层中,25岁以上人群占比达65.7%;2012年用户网购保险的投资规模普遍在10000元以下;互动性差,不能深入的了解产品是影响保险网销的最主要原因,该类保险用户占比达36.3%;有政府部门的认可和监管,能确保资金的安全性是用户网购保险最看重的因素,占未来最想购买保险人数的47.0%。
关键词:保险;网络购物;保险电子商务;保险销售;网购保险
-
2054.2014年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现状研究报告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14-05-04]
中国手机安全环境现状分析,手机安全软件用户调研分析,手机安全市场发展趋势。
关键词:手机安全威胁;威胁类型;手机安全软件;隐患问题;功能需求;用户行为;发展趋势
-
2055.2014年中国网络旅游市场年度综合报告
[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14-05-04]
2013年中国网络旅游市场规模达到2,180.3 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率为28.0%。预计到201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229.6亿元。在国家大力支持旅游行业发展、交通网络覆盖面和便利性增加、居民收入增长、互联网普及等多方面因素的催化作用下,人们对网络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大,网络旅游对旅游行业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未来中国网络旅游市场中度假旅游产品在市场中的比重将大幅提高。两大传统优势业务中的机票预订业务比重进一步降低,而酒店预订业务比重将保持稳定、略有下降。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网络旅游市场线上线下资源将加速整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消费者对于旅行中网络旅游服务的需求将得到挖掘,消费者对于途中网络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将促使线下旅游产品及服务供应商和代理商加速信息化进程,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细分市场创新不断涌现。新兴网络旅游厂商在某一细分市场通过产品或模式创新挑战携程等行业巨头将成为常态,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和消费者需求挖掘,新型商业模式、产品形态或定价模式等创新将不断涌现,形成一批小而美的厂商,深度挖掘某一类消费者的需求。
关键词:网络旅游;机票预订;酒店预订;移动互联网
-
2056.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13年)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14-04-09]
随着15 ~59 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0 年达到峰值, 过去两年都是绝对减少的趋势, 人口抚养比也开始提高, 标志着人口红利在中国的消失。在长达30余年的时间里, 改革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制度条件, 使中国得以享受人口红利, 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 已属难能可贵。按照人口转变规律, 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必然发生, 人口红利终将消失。而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 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可避免地从超常规转为常态。既然人口红利消失和经济增长减速是规律性的现象, 我们需要学会接受这个现实。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所作为。目前, 仍然存在着诸多体制性障碍, 妨碍生产要素供给能力、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潜力的充分挖掘, 通过在重要领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可以获得制度红利。这种制度红利可以直接转化为潜在增长率的提高, 不仅足以抵消人口红利消失对潜在增长率的负面影响, 而且可以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因此, 本辑《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以“从人口红利到制度红利” 为主题, 着眼于探索如何通过改革创造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可持续源泉。
关键词:人口形势;政策调整;户籍制度;就业政策;教育发展;宏观经济
-
2057.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3年)
[综合,] [2014-04-0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略。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以及未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重心已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大城市向中心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地处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是我国传统农区,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推进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不仅有助于解决制约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而且有助于加快实现中部崛起、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3)》以“新型城镇化与中部崛起” 为主题,对新形势、新要求下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展望,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城镇化进程、城镇体系优化、城市群培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回顾了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深刻剖析了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系统分析现状成因、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展望,提出加快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变,以六大城市群(圈) 为主平台,推动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中部地区;发展形势;分析展望
-
2058.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年)
[综合,] [2014-04-09]
本书包括总报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发展、专题研究五个部分。其中,“总报告” 在对2012年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其2013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经济发展” 重点对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国内向FDI的区域分布和绩效分析、西部地区主体功能区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社会发展” 重点对西部地区人口结构变动与发展、西部地区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发展两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对发展成效的总结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分别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化教育发展”重点对西部地区的传媒产业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竞争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专题研究”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妇女全面发展问题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地区女性发展仍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保障落实新的国家妇女发展纲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发展;专题研究
-
2059.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年)
[综合,] [2014-04-09]
本味分为主报告、专题报告、区域报告和地方报告。主报告采用大量数据系统分析了2012 年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 客观分析了民营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并就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 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专题报告邀请国家有关部委和研究机构的专家, 就个体私营经济、对外贸易、融资、税收、民营上市公司、上规模民营企业等多个领域, 进行深层次研究和分析。区域和地方报告重点反映了各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展望。
关键词:民营经济;经济贸易;经济发展
-
206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年)
[汽车制造业,] [2014-04-09]
汽车产业是全球化特征最明显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利用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通过“引进来”合资合作方式,吸引了几乎所有汽车跨国公司到中国,在参与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成为全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市场份额,从1978年的35‰,增长为2000年的36%,2012年的23%,2009~2012年,中国已连续四年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2012年有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30%,中国汽车产业成为跨国公司产业链全球布局的重要部分;世界汽车产量从1978年的4257万辆增长到2012年的8414万辆,在4157万辆的增量中,中国的贡献为1912万辆,贡献率为46%。中国汽车产业为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新兴的中国汽车企业正悄然走入国际市场,其产品和技术开始在一些市场细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中国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向全球汽车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的反向融合也在加速发展,一系列重大的跨国并购事件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
关键词:汽车产业;发展综述;国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