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2025-03-17]
25 年 2 月,美国就业数据整体表现不佳,或将进一步催化美国经济衰退预期的提升。其中,二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为 15.1 万人,低于预期,预期中值为 16.0 万人,前值从增 14.3 万人向下修正至增 12.5 万人。失业率方面,二月,美国失业率回踩至 4.1%,预期中值为 4.0%。市场方面,在就业数据发布当天,美股三大指数均小幅回升,道琼斯指数上涨 0.52%,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0.70%,标普 500 指数上涨 0.55%。
[综合,] [2025-03-17]
就业广泛降温。家庭调查显示,2 月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 0.2 个百分点,失业率上升 0.1 个百分点至 4.1%,同时,包含了边缘劳动力的 U6 失业率飙升 0.5 个百分点至 8%,取得 2021 年底以来新高,指向更广范围的就业降温。机构调查显示,2 月新增非农数据较上月回升至 15.1 万人,不过分行业来看,政府新增就业较上月减少,冻结招聘影响初有显现。未来就业仍然趋于降温,私营部门方面,2 月 ADP 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受未来政策不确定性和消费者支出放缓的影响,私营部门招聘陷入犹豫。政府部门方面,2 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创下 2023 年 2 月以来新高,反映了政府裁员以及联邦合同取消的负面作用。由于美国白宫的裁员行政令于 2 月 11 日发布,而每月就业数据统计截至 12 日当周,政府裁员影响或在未来数据中逐步显现。
[医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5-03-14]
Deepseek掀起AI医疗热潮,提升医药板块估值。2025年初至今Deepseek引发医疗AI应用热潮,业内医药公司快速开展deepseek本地化应用部署、专业大模型后性能大幅提升,AI将拉大行业龙头与追随者差距,有利于核心业务份额提升,同时AI应用衍生出新的服务和功能,为行业长期发展带来增量。从AI医疗应用方向看,新药研发、设备智能化、诊断服务、体检服务预计均会快速推进,有望持续提升医药板块估值。
[综合,] [2025-03-14]
2 月美国非农数据相对平稳,其中家庭调查口径下的失业率走弱,带动美债 10 年期收益率回落至 4.25%附近,美股企稳。1)2 月非农新增 15.1 万人,略低于市场预期的 16 万人。前月数据小幅调整,1 月非农新增数据从初值的 14.3 万人下修至 12.5 万人,12 月非农新增数据从 30.7 万人上修至 32.3 万人,合计下修 0.2 万人。
[批发和零售业,] [2025-03-14]
出口方面,在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影响和去年同期的较高基数下,1-2 月出 口同比增速录得 2.3%,维持较强韧性。1)现阶段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显现。2)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出口正逐步转向非美国家和地区,而非美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景气度仍在支撑中国出口增速。3)量价贡献拆分来看,量的贡献较为明显,价的贡献继续回落。4)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消费品出口增速下降明显,重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回落但维持较强韧性。
[综合,] [2025-03-14]
2 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不算差但也说不上强,总体表现喜忧参半:(1)2 月 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边际提升但略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略有上升:2 月新增非农就业为 15.1 万人,高于前值(14.3 万,下修后 12.5 万)但低于预期 (16 万);失业率层面,失业率由 1 月的 4.0%小幅提升至 4.1%;(2)结构上主要源于私人部门尤其是服务业的带动,政府部门下滑明显:2 月美国 15.1 万的新增非农就业中,私人部门由上月的 8.1 万提升至 14 万,政府部门由 4.4 万降至 1.1 万,私人部门占据主要贡献,其中服务业仍占大头,以教育和保健服务、金融、运输仓储最为典型。而政府部门的大幅回落,或表明特朗普削减联邦政府雇员的行政令初见效果。
[综合,] [2025-03-13]
整体来看,2 月基本面呈现修复态势,供需两端在春节错月的影响下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构上生产端反弹的斜率大于需求端,2 月 CPI 同比或暂时性转负。2 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 50.2%,环比回升 1.1 个百分点,一方面受到春节错月影响,但更大的预期差在于大型企业运行在春节过后较快恢复,中小企业动能修复相对滞后。我们预计,2025 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或设定为 5%左右,有望实现经济开门红,预计一季度 GDP 增速或达到 5.1%,3 月仍存在降准落地的可能性,全年可能呈现前高中低后稳的 U 型走势。
[综合,] [2025-03-13]
市场预期修正叠加政策不确定性带动美股下跌。2025 年 2 月,标普 500 指数下跌 1.42%,美股七巨头下跌 8.73%。如何理解 2025 年 2 月美股的下跌?一方面,美国经济意外指数持续回落,市场预期修正给美股带来调整压力;另一方面,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也给市场带来扰动,同时通胀预期抬升限制了美联储的降息空间,给美股带来下行压力。
[金融业,] [2025-03-13]
2025年1月以来,宽松交易逆转,负carry逐渐修复。受资金面紧平衡影响,短端承压更多,债市熊平,信用利差出现走扩压力。机构先降仓位后小幅降久期。纯债产品业绩回报的波动也可能加剧负债端稳定性的压力。
[金融业,] [2025-03-13]
结构性政策工具或首先迎来调降,总量降息或相对后置。(1)此次两会后经济主题发布会上,央行领导重点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资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间”。当前受制于海外环境的掣肘,汇率仍有压力的情况下,总量工具降息时点或后置。(2)历史再贷款工具价格调整情况如何?2021 年 12 月以及 2024 年 1 月两次下调,幅度均为 25bp。目前绝大部分 1 年期结构性政策工具操作利率在 1.75%。2024 年年初再贷款利率降价后,MLF-再贷款的价差在 75bp 附近,至年末价差压缩至 25bp,再贷款利率价格优势明显降低,或也导致银行开展意愿相对受限,2024 年以来结构性政策工具规模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