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2016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升至1.9亿辆,我们中性假设2016-2020年保有量CAGR为6.8%。按中国道路承载能力,全国千人汽车保有量饱和值约为180辆。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市场增速平稳回落,汽车行业市场表现弱于大盘。截至2018 年6 月20 日,今年汽车行业累计跌幅是17.74%,同期沪深300 指数跌幅是11.41%。整车、汽车服务板块好于零部件板块,汽车板块整体表现弱于大盘。影响因素包括终端消费需求增速放缓、电动智能提振效果有限、进口车关税/合资股比限制政策调整。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中美贸易战重启,双方将分别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短期利空特斯拉、福特林肯等美国生产的进口整车,以及上汽通用等出口美国整车,中国汽车进出口销量占比较低,总体影响将相对有限。CES Asia 2018 开展,自动驾驶成汽车厂商展示主题之一。奔驰、凯迪拉克、百度、拜腾、零跑、大陆、德赛西威等汇聚CES 展,展示最新成果,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ADAS 与智能座舱有望先行爆发,重点推荐索菱股份,建议关注德赛西威。深圳市成为首个出台电动物流车运营补贴的城市,贴新政专用车补贴下滑幅度较大,运营补贴将能给行业带来一定的缓冲期,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未来其他城市有望跟进推广。
[汽车制造业] [2018-06-22]
政策市场双重推动,产业良性向上。补贴政策调整引导产品向高技术标准发展,增加产品竞争力。补贴退坡背景下,双积分政策推动力强劲。由于19年起考察新能源积分比例,各车企加码布局新能车,新合资、新品牌、新平台层出。产品贴近市场需求,产业趋势确定性向上。自主车企重点布局10万元以下小型SUV;大众、宝马等PHEV 走向平价,与同级别传统车竞争,逐步摆脱补贴依赖,走向良性循环。
[农、林、牧、渔业] [2018-06-22]
5月18日22个省市猪粮比跌至最低,为5.13,此后小幅回升。截至2018年6月8日,回升至5.84,仍处于政府调控二级响应范围。
2018年1-2月生猪屠宰量为4037.6万头,同比增长20.53%(较2016年同期增加24万头)。2018年1-4月合计屠宰量8070.7万头,同比增长18.5%。4月屠宰量2116.1万头,同比增长21.84%
[采矿业] [2018-06-22]
2012年开始因煤炭供给的大幅增加,以及需求增速的大幅萎缩,导致煤炭供过于求,煤炭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煤价开始下跌,从850元/吨下跌至2015年年底的354元/吨。下跌幅度高达58%。
[金融业] [2018-06-22]
监管口径持续趋严,业务边界有所拓宽。2018 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延续了近年来全面、从严的监管口径,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涉及行业经纪、信用、资管、创新等业务领域的监管政策,行业整体仍处于整顿规范的周期中。证监会发布CDR 交易管理办法的并修改IPO 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同时辅以一系列配套规则,CDR 业务以及“独角兽”企业IPO 进入实质性开展阶段,行业投行业务有望充分享受这一政策红利;同时,CDR 业务也拓宽了行业的业务边界。
[金融业] [2018-06-22]
对于传统经纪、投行业务较为依赖网点布局和客户资源,国内券商具有绝对领先的优势,受到外资冲击微弱;而对于以产品创设和财富管理业务为代表的创新类业务,国内券商仍处于探索阶段,受到外资冲击较大;因此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需求日益迫切。
[金融业] [2018-06-20]
基本面总结:“存量业务缺乏明确增长预期,甚至有下行压力;创新业务增量趋势较好,但年内对收入端的贡献将并不明显”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受金融严监管的影响,券商行业步入发展停滞期。监管收紧导致业务空间整体收缩,截止17年底,行业主动杠杆下降至2.7倍,行业平均ROE仅剩6%,同时创新业务长期缺失,存量竞争不断趋向于恶性竞争。但是现在,CDR、跨境交易资质这些增量业务的出现,结合开放外资、券商分层监管,创新在合适的时点再次提上日程。尽管预期内的增量部分的收入贡献度不高,但作为边际改善的核心驱动因素,有望促使券商行业从存量竞争阶段跨入增量主导的下一发展阶段。
[汽车制造业] [2018-06-20]
今年 1-4 月汽车销售 950 万辆( +4.5%),其中乘用车销售达 801万辆 9(+4.5%),增速相对平稳;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车市马太效应日趋明显; 豪华车保持着 20%左右的销量增速,优势自主品牌吉利、荣威、传祺销量也一直行业领先。自 2010 年起中国一直是驱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巨大引擎,除了销量不断扩张以外也持续受益于消费升级大趋势实现质的提升。今年以来,随着整车和零部件进口关税降低、汽车企业合资股比降低等政策的连续出台,行业正面临着更多的开放、变革及转型。我们预计今年车市有望实现 2.5%左右的增速,随着 6 月 1 日 11 只汽车股正式纳入MSCI 指数,我们持续看好优质自主整车、零部件及经销商龙头竞争力提升,期待行业优质蓝筹的价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