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5-20]
终端需求带动行业高增速,总体盈利不断增加:营业收入方面,2021 年板块营 业收入为9522.14 亿元,相较2020 年度的5841.88 亿元同比增长63%;2022 年Q1,板块营业收入为2988.96 亿元,相较2021 年Q1 的1592.57 亿元增长 87.68%,行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归母净利润方面,2021 年,板块归母净利润 为758.79 亿元,同比增长204.68%;2022Q1,板块归母净利润为326.26 亿元, 同比增长215.63%。毛利率方面,2021 年,板块毛利率为20.40%,相较上年 19.75%有所增长;2022 年Q1,受行业成本上涨传导的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 预计Q2 各环节盈利将有所恢复,毛利率水平将有所回升。
[综合] [2022-05-18]
但今年以来我们反复强调过,今年央行货币政策重点并不在于频繁降息,降息幅度或相对有限,重点在于宽信用,尤其是结构性宽信用。央行再推出三大专项再贷款,包括2000 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400 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 亿元再贷款额度专门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还表示,尽快推出1000 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仓储等企业融资,加强对货运经营者帮扶。结构性宽信用工具在不断发挥作用。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5-18]
虽然原材料涨价、运费涨价、贸易摩擦等三大外部压力,在报表中逐渐反映,但值得庆幸的是,需求强劲的内部动力,是所有光伏行业报告的主旋律。1 月份以来,海外贸易政策调整、原材料涨价、海运受阻、汇率波动,经营压力反映在报表之中。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子环节所处产业链位置、公司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带来的分化明显加剧。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5-18]
复盘 2022 年一季报,电子行业各细分板块业绩表现进一步分化,其中半导体板块下的 IGBT、设备、MCU、模拟、代工制造等细分赛道仍保持相对景气。展望未来,我们建议重点关注 1)创新增量蓝海:确定性强的纯增量下游产品赛道,如汽车电子和 AIoT 有望为电子行业各板块带来增长新动能;2)业绩明确细分:消费电子关注果链和折叠屏;半导体关注设备国产化、优质设计公司,以及 IGBT、MCU、模拟等具备高确定性增长逻辑的细分品类。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5-18]
2021年,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为16.04%,呈现“先蹲后跳”的行情走势,指数营收同比增长13.4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0.63%,得益于疫情期间的供需错配、行业缺芯缺货超预期,整体景气高企;2021年前4月份,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为-35.83%,在申万31个行业中倒数第一,呈现“深蹲向下”的行情走势,行业受到通胀、疫情、供应链不稳、创新乏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预期显著下滑,整个产业链正经受宏观经济和产业阵痛的双重考验。
[纺织服装、服饰业] [2022-05-18]
行业在经历2020 年新冠疫情对线下消费的影响后,从20 年下半年到2021 年恢复较快,由于21Q4 暖冬和基数原因,2021 年全年收入增速呈现一定的前高后低态势,疫情带来的基数影响逐步收敛消退,中长期视角看行业有望重新回归稳态增长,板块整体盈利能力也有小幅提升。短期来看,国内疫情对品牌企业22Q2 业绩有所压制,以运动品牌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估值也调整到低位水平,静待H2 需求和风险偏好复苏机遇。制造端受益产能出海和供应链替代效应,我们认为长期中国供应链企业竞争力提升是趋势,建议关注海外产能占比高,管理能力强和高壁垒型制造企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2-05-18]
板块业绩回顾:1)竞争格局大体稳定:截至2022 年4 月,A 股和H 股上市的国内物业服务企业已超50 家,当前资本市场的物业板块已经较为稳定,整体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2)收入利润维持高速增长:我们统计的A+H 股56家物业上市企业2017-2021 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9.05%、30.24%、35.31%、47.91%、50.3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8.53%、62.33%、45.88%、78.70%、50.07%;3) ROE 阶段性下降:因上市带来净资产的快速扩张与平稳发展业务间的错配带来ROE 短暂下滑,随着物业上市融资潮退却,预计板块ROE 会企稳;4)财务健康: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在2021 年后降至42%左右。资产端主要是现金,负债端以应付款为主,大多数公司无有息负债。
[汽车制造业] [2022-05-18]
21 年度板块收入增长91.12%,归母净利润增长243.16%。我们根据新能源汽车上中下游产业链,将锂、钴、设备、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结构件以及锂电池11 大板块主要的46 家上市公司进行分类汇总;21 年度合计收入5461.41 亿元,同比+91.12%,归母净利润612.45 亿元,同比+243.16%。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毛利率同比+1.77pct 至23.28%,净利率同比+4.97pct 至11.21%。
[医药制造业] [2022-05-18]
截至5 月6 日,中信医药指数整体估值(TTM)为30.23 倍,相对沪深300 溢价率为158.42%,处在近十年比较低的历史水平,估值位居历史十年分位数的5.72%。子板块中,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品的历史十年估值水平分位数在历史极低水平,主要与疫情相关的检测、耗材、ICL、疫苗等业务带来较高的利润水平,以及CXO 业务持续高景气度有关。
[医药制造业] [2022-05-18]
2021年药店板块实现收入总额为729.3亿元(+14.9%);归母净利润为36.9亿元(-0.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3亿元(-2.6%)。2022Q1药店板块实现收入总额为200亿元(+16.9%);归母净利润为11.6亿元(-1.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2%)。2021年公司直营连锁网络覆盖区域受到疫情影响较大,政府管控趋严,导致部分药物品种、门店客流、物流运输受限。随着疫情逐步好转,预期2022年大型连锁药店有望率先发力,引领行业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