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19-11-16]
乘用车销售192.8 万辆,环比基本持平,同比降幅小幅收窄。其中,SUV 表现亮眼,同比转正(+0.1%);轿车数据走弱,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汽车制造业] [2019-11-16]
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公布了 2019 年三季报,我们根据中信汽车二级行业分为乘用车、卡车、客车、零部件、销售及服务等五大板块进行分析。
[汽车制造业] [2019-11-16]
自动驾驶技术的本质是用人工智能来代替各具体场景下的人力劳动,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和人力成本的下降,其底层逻辑与工业机器人的“机器换人”类似,将对汽车出行、物流、室内外商业服务等诸多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那么对于人力成本的节约,就是自动驾驶技术的直接经济价值体现。
[汽车制造业] [2019-11-16]
国内新能源汽车景气受补贴退坡影响,短期存压,但中长期向上趋势不变,随着未来更多好产品推出、成本持续下降,有望推动行业换挡至市场驱动。海外市场,欧洲电动化提速,特斯拉国产化超预期,发展再上一台阶。全球视角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最为完善,龙头具备全球竞争力,正加速全球供应,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开始凸显。建议关注:主线一:中游寻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优质企业,重点关注特斯拉供应链、LG 化学供应链;主线二:中长期关注有望成功换挡的车企,核心看“爆款”车型及降本能力。
[汽车制造业] [2019-11-10]
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①整车端:3Q19 行业逐渐消化抢装透支影响,2019 年1-9 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87.2 万辆(YOY+20.8%)。车型升级明显,A 级及以上车占比达64%(A00 级车占比降至24%);②锂电中游:龙头份额持续提升,动力电池端:19 年1-9 月累计装机量42.76GWh,同比+43.3%,其中CATL累计装机21.98Gwh,市占率高达51.4%。上游资源端价格波动大,钴资源Q3 上涨约27%(2019.11.1,MB 钴均价18.25 美元/磅),锂盐价格Q3 持续下滑约17%(11.1,碳酸锂报价5.85 万/吨,氢氧化锂6.05 万/吨);
[汽车制造业] [2019-11-08]
三季度行业景气环比改善。从整车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比较(含上市和非上市公司),3 季度受行业补库存影响,整车收入和利润下滑幅度收窄。上半年整车收入同比下降5.5%,利润同比下降26.2%,1-9 月整车收入、利润同比下降3%、17.3%。零部件公司中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的星宇股份盈利逆市增长21%;受益于重卡行业的零部件公司盈利持续增长,另外产品主要是出口的零部件公司盈利基本平稳,如岱美股份、爱柯迪等;华域汽车综合实力强, 3 季度盈利仅同比下降1.7%。预计4 季度随着整车销量逐步企稳,零部件盈利有望继续季度环比增长。
[汽车制造业] [2019-11-08]
9 月大概率确认为新一轮行业复苏起点。为了量化乘用车需求的强弱,我们定义了乘用车行业月度销量增速的“预测值”。我们认为春节后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现的是行业景气度季节性“超预期”恢复,若10 月乘用车批发销量增速下滑在13%以内,将进一步确认9 月为汽车行业新一轮周期复苏起点。
[汽车制造业] [2019-11-08]
Q3 业绩降幅收窄,行业低点已过。我们统计了171 家汽车行业A 股上市公司,2019 年年初至三季度末汽车行业总体实现了营业总收入合计18,247.3 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616.4 亿元,同比增长-28.0%,营收和净利润均延续去年下降趋势,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压力造成的汽车消费需求低迷,另一方面国五切换国六消费者购车需求较为谨慎。
[汽车制造业] [2019-11-08]
2019年前三季度 SW 汽车板块实现营收 18518 亿元,同比下滑6%,相较于上半年营收下滑幅度收窄。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三季度商用车市场稳定,乘用车市场增加库存所致。2019 年前三季度SW 汽车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607 亿元,同比下滑30%。
[汽车制造业] [2019-11-04]
外资车企入局,新能源乘用车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新能源乘用车现有格局:自主车企为主,合资为辅。国内车企中比亚迪排名第一,1-9 月市场份额为23.4%,其次是吉利汽车、北汽新能源、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等。今年来,合资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发展迅速,1-9 月上汽大众市场份额达到3.6%。随着特斯拉、大众MEB 平台等国产,其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竞争格局未来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