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2-01-18]
政策鼓励、优质车型供给、内生市场需求驱动新能源车持续向上在芯片影响背景下全球新能源车显示出其韧性与趋势,新能源车消费逐步由牌照路权需求扩展到自发需求,国内新能源车发展由补贴驱动转换为市场化驱动,将继续保持高增状态;欧洲市场持续渗透,美国市场厚积薄发。我们预计2022 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500 万辆,全球有望突破1000 万辆,汽车行业电动化浪潮势不可挡。
[汽车制造业] [2022-01-18]
短期来看,缺芯程度逐步缓解,行业进入复苏阶段,且随着逐步好转行业将进入加库存阶段,行业相关公司有望受益。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增速在8%~10%。而新能源汽车车型逐步丰富,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我们预计2022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 万辆。中长期来看,商业模式重塑下,车企的盈利水平与想象空间边际向上,行业估值体系由传统制造业向“平台+软件”型企业转移,变革初期的高估值具备合理性。自主品牌在终端硬件的销量上快速突破,并在以自动驾驶为主的软件层面储备丰富,有望在在行业变革中充分享受红利。
[汽车制造业] [2022-01-18]
12 月批发环比+10.0%,总体符合我们预期。乘联会口径:狭义乘用车产量实现246.6 万辆(同比+7.2%,环比+10.6%),批发
销量实现236.6 万辆(同比+2.3%,环比+10.0%)。2021 年全年累计生产2095.1 万辆,同比+7.7%;累计批发销量2109.8 万辆,同比+6.7%。乘用车出口17 万辆,同比+63%,环比持平,新能源车出口2.55 万辆,环比-27.14%。
[汽车制造业] [2022-01-18]
汽车电子是智能汽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看好汽车电子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的作用,未来将深度受益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由智能化所带来的汽车电子需求增量主要包括车载芯片、传感器、车载显示、语音交互、汽车PCB 和车载HUD(抬头显示)六大部分,相较于传统汽车,AI 芯片、车载传感器和HUD 是核心增量部分,是智能汽车的“大脑”和“眼睛”,在汽车智能化中占据较为关键的位置,目前渗透率整体尚处于低位,行业驱动逻辑主要为汽车智能化渗透率的提升,是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
[汽车制造业] [2022-01-18]
2022 年1 月5 日-7 日,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官网信息显示,本届CES车辆技术相关参展商超过175 家,增加了12%,汽车智能化是主要看点之一。细分赛道的头部厂商加快产品落地进度,汽车智能化产业进程不断加快,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其他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2-01-18]
[汽车制造业] [2022-01-18]
[汽车制造业] [2022-01-16]
据中汽协1 月12 日发布的数据,2021 年12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90.7 万辆和278.6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2.5%和10.5%,同比分别增长2.4%和下降1.6%,其中产量增速由负转正,销量降幅收窄7.5 个百分点。2021 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 万辆和2627.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自2018 年以来的三连降局面。
[汽车制造业] [2022-01-16]
我们坚定看好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球不断上升的比较优势,这将给整车和零部件带来持续的成长兑现。乘用车板块,当前主要体现市场风险
偏好的低迷,4Q21-1Q22 的调整给核心标的带来了很好的配置机会,尤其当前港股长城吉利性价比已经凸显,建议提前配置4 月北京车展前后各车企发布新车验证成长逻辑的催化机会,推荐吉利、比亚迪,长城、上汽。零部件板块,beta 带来行业配置价值,推动市场进一步寻找存在变化的alpha 机会,2022 年我们有望看到业绩、变化、进而估值的双升,建议关注继峰股份、上声电子、立中集团、常熟汽饰,推荐拓普集团、豪能股份、贝斯特、精锻科技、爱柯迪。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2022-01-16]
自动驾驶临近L3 跨越期,激光雷达上车必要性显现。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2021 年1-11 月新车前装标配搭载L2 上险量338.51 万辆,新车L2 搭载率达到18.61%。2021 年沃尔沃、奥迪、大众等传统车企和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加速拥抱激光雷达,前装上车曙光初现,2022 年预计为激光雷达前装量产上车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