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20-06-19]
短期看,受疫情影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景气较低,展望2020 年下半年:国内补贴退坡趋缓、多地刺激政策出台,2C 端更多优质供给和2B 端需求恢复将共同驱动行业景气向好;海外市场,欧洲各国在补贴、减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新车型加速投放,有望刺激需求增长。中长期看,汽车向电动、智能方向变革趋势确定,特斯拉引领全球浪潮,主流车企加速推进升级。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正加速走向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推荐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优质企业,尤其是特斯拉供应链、LG 化学、宁德时代供应链、大众MEB 供应链等。
[汽车制造业] [2020-06-19]
欧洲低碳政策超预期,有效对冲疫情影响,预计2020 年海外销量214 万辆首超国内,同比增长106%,19-25 年复合增长52%;国内疫情逐渐恢复,补贴退坡延长2 年,力度温和,优质供给不断推出,预期今年产量140 万辆,同比增长18%,19-25 年复合增长52%,海内外共振,建议积极拥抱成长赛道。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0-06-19]
欧洲电动车产业政策不断加码,叠加国内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预计2020 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回暖,对锂钴消费形成实质性拉动,继续看好新能源板块配置价值,推荐赣锋锂业和寒锐钴业,建议关注洛阳钼业和华友钴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0-06-13]
5 月新能源汽车总产量企稳回升。据合格证数据,5 月新能源汽车总产量75207辆,同比-32%,环比+3%。其中EV/PHEV 产量56637/18414 辆,分别同比-41%/+18%,环比+6%/-4%;细分车型,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客车产量68172/4469/2563 辆,同比-30%/-51%/-47%,环比+4%/-7%/-9%,1-5 月累计生产23.55/1.48/1.02 万辆,累计同比-46.51%/-3.98%/- 57.26%。随着疫情影响逐步降低后,购车需求恢复,我们预计国内产销将逐月转好。
[汽车制造业] [2020-06-06]
大众汽车将借一系列投资动作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合肥将成为其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制造基地。我们认为,大众有望在新能源车领域甩掉历史包袱,从头开始打造低成本新能源车业务;大众加码江淮大众的意图是通过占领尽量多的细分市场,将MEB 平台的研发固定成本尽量分摊,把品牌优势发挥到极致。
[汽车制造业] [2020-05-23]
回顾200 多年的发展历史,总体来看,电池向更高的能量密度(体积 &重量)发展,此外,安全性、循环性及成本等因素也影响电池的商业化 应用。就汽车领域来看,车用动力电池发展主要经历了镍氢/锰酸锂-磷酸 铁锂-三元锂电三个阶段,电池性能持续优化,成本不断下降。电池环节的 技术更新会带来风险但也伴随着机遇,因此关注技术路线十分重要;特斯 拉搭载的动力电池始终引领行业,有必要对其电池战略加以重视。
[汽车制造业] [2020-05-17]
2020 年欧洲迎来碳排的正式考核,中国也迎来补贴政策的延续,但疫情的冲击为短期的行业增长形成一定影响。结合韩国锂电企业的表现与其预期,与全球市场的趋势下,我们认为全年动力电池市场有望逐步改善,全球电动化路径坚定。
[汽车制造业] [2020-05-17]
本篇专题我们专注梳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产能情况,以及通过2018 年与2020 年的项目对比,分析单GWH 设备投资金额的变化。
[汽车制造业] [2020-05-17]
新能源汽车消费坍塌,恢复进度不及燃油车。受海内外疫情影响,年初以来汽车消费出现大幅下滑,新能源汽车(EV+PHEV)一季度累计上险量10万台,同比下滑53%,而同期广义乘用车下滑39%,剔除新能源汽车后同比下滑38%。新能源内部结构上,EV下滑幅度高于PHEV。
[汽车制造业] [2020-05-10]
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近期披露2019 年年报,我们选取了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指数(CIS05002)的46 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将其划分13 个子板块,下游:整车、充电桩;中游:电池、电机/电控,锂电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辅材),热管理,特斯拉供应链;上游:钴锂资源、锂电设备。短期内,财政补贴退坡以及国五切换国六导致2019 下半年景气下行,2020 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行业景气处在低点。行业技术持续升级,产业链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龙头更加具备竞争优势。伴随各行业格局出清,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优质龙头企业有望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