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41.灰度共生矩阵的快速实现和优化方法研究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灰度共生矩阵计算具有计算量大、计算延时长等缺点,严重影响计算的实时性.针对此问题在充分分析灰度共生矩阵计算并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计算灰度共生矩阵的并行算法和并行体系结构,利用图像中像素之间计算的可并行性,设计多个Processing Elements(PEs)对多个像素进行并行计算,可有效地实现灰度共生矩阵的快速计算.由于嵌入式可重配置硬件平台资源有限,对灰度共生矩阵计算性能进行优化的同时还对资源消耗进行优化.通过对计算延时(latency)和资源消耗(area)的分析,建立新的优化目标函数,实现了性能和资源折衷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灰度共生矩阵;并行计算;优化设计;计算性能;资源消耗
-
2842.ATE可计量性信息流建模与分析研究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针对许多测试设备无法进行计量校准的现状,以自动测试设备(automatic test equipment,ATE)为研究对象,在装备“五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计量性的概念,并对可计量性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了它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以ATE原位校准为例,按照仪器的精度等级确定计量链;参照测试性建模的思想,以校准信息流的方向建立ATE可计量性模型;通过分析ATE可计量性的超差——校准矩阵,对ATE可计量性指标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可行性.
关键词:自动测试设备;可计量性分析;信息流模型;相关矩阵
-
2843.输气管道内检测器压力-速度模型及速度调整策略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内检测器的运行速度在输气管道无损检测过程中会影响数据检测的精度.针对内检测器运行速度调节问题进行研究,内检测器速度调节可以看作不同稳态条件下速度的变化.将漏磁内检测器与上下游气体视为一个整体,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分析了平稳状态下管道压力与内检测器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内检测器的压力-速度模型.通过所建立的压力-速度模型,计算出管道不同稳态条件下的内检测器速度,并以此作为内检测器速度调节的依据.通过在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模拟运行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内检测器的运行速度并可以有效的进行速度调节.
关键词:输气管道;内检测器;压力-速度模型;流场;速度调节
-
2844.薄膜硅光伏组件的漏电通道模型及绝缘电阻的定量测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为了研究薄膜硅光伏组件在高电压下的绝缘失效机制,建立了一个薄膜硅组件的漏电通道模型,并定量测试组件在湿热(damp heat,DH)实验前后各漏电通道的绝缘电阻,采用了独特的措施来避免各漏电通道之间的相互干扰,获得了较准确的结果.在DH实验之前,组件边缘的绝缘电阻比前后玻璃高20倍至2个数量级,前后玻璃处的漏电决定了组件绝缘性能.经过1 000h的DH实验之后,边缘绝缘电阻大幅下降约2个数量级,成为小面积(300 mm×300 mm)组件绝缘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大面积(1300mm ×1 100 mm)组件中,前后玻璃在很多情况下仍是组件漏电流的主要通道.
关键词:薄膜光伏组件;漏电通道;绝缘电阻;定量测量
-
2845.二维和三维视觉传感集成系统联合标定方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为了解决激光雷达三维深度与摄像机二维图像信息融合的关键问题,建立二者的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实体特征匹配的三维激光雷达与摄像机集成系统的联合标定方法.首先在三维激光雷达与摄像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取靶标平面在激光雷达和摄像机坐标系中的平面特征,利用平面特征约束求解两坐标系之间的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的初值,为了降低噪声影响,使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结果.分别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在自制的集成传感系统上的标定实验,残差深度比达到0.2%,并使用标定结果对激光点云和摄像机图像进行数据融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三维激光雷达;信息融合;联合标定;平面特征
-
2846.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爆炸物THz光谱识别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运用太赫兹(THz)光谱特性对爆炸物进行检测和识别,是现代检测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对多种单质炸药和混合炸药及几种可能与它们混淆的物质的太赫兹特征吸收光谱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它们在0.2~2.2THz频率范围内4个相对较强的特征吸收峰作为分类识别的特征参数,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它们的太赫兹特征吸收谱进行了分类和识别.首先,用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这几种物质的太赫兹特征吸收谱进行聚类训练,获得样品分类并形成标准太赫兹吸收光谱模型库;然后,选用与训练样本主体成分相同的2种物品作为待识别对象,采用基于择近原则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成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太赫兹吸收谱具有较强的相似特征聚类功能和较高的识别率,为太赫兹光谱技术用于爆炸物的检测和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太赫兹;吸收光谱;爆炸物;模糊聚类;模糊模式识别
-
2847.一种高精度超声波到达时刻的检测方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针对超声波到达时刻精密测量的要求,提出一种超声波达到时刻精确检测算法.采用数字处理技术,利用A/D转换数据,根据超声信号达到最大值经过的周期数,确定超声到达判断的门限电平,通过直线拟合方法计算出超声波到达时刻.该方法采用动态阈值,克服了采用固定门限电平受信号幅度影响的缺点.该方法仅通过简单搜索和数学运算,在较低信号采样率条件下,能够实现ns级精度的检测,为测距、目标跟踪定位、流量检测等高精度超声波检测提供一种计算量低、精度高的检测方法.试验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时性.
关键词:超声波;过零点检测;直线拟合;到达时刻
-
2848.采用二次经验模态筛选的谐波辨识方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谐波辨识研究在智能电网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传统Hilbert-Huang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对该类非稳态信号进行处理时,会产生模态混叠、端点效应等影响信号分析精度的问题.针对此情况,提出一种模态筛选算法,采用屏蔽信号(masking signal)与原扰动信号叠加实现对模态混叠的抑制,通过端点非镜面对称延拓消减Hilbert变换(Hilbert transform,HT)后的端点“飞翼”,并提出二次经验模态筛选算法来提高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s)中所含频率的唯一性,从而改善对非稳态信号的分析精度.稳态和非稳态信号谐波辨识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谐波辨识中具有很高的抗干扰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谐波辨识;屏蔽信号;经验模态分解;二次模态筛选
-
2849.用于液体介电常数检测的乐甫波器件测试系统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与声表面波器件和兰姆波器件相比,乐甫波器件用于液体检测时有其独特的优势.从液体的波动特性入手,建立了“压电基片-非压电薄膜-液体”3层结构的乐甫波理论模型;基于上述模型,以钽酸锂作为压电基片材料,SU-8光刻胶作为薄膜材料,实际制作了乐甫波器件;基于相位差测量方法和幅频特性测量方法搭建了测试电路,并针对不同比例的纯水和酒精混合溶液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了乐甫波器件测试系统应用于液体介电常数检测的有效性.
关键词:乐甫波;液体介电常数;相位差测量;幅频特性测量
-
2850.基于多类超球支持向量机的铣削颤振预测方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3-10-15]
为了预测薄壁件铣削过程颤振的发生,提出了一种应用小波系数特征和多类超球支持向量机进行铣削颤振预报的方法.首先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分别提取高、低频段铣削振动信号的特征,然后利用多类超球支持向量机进行稳定铣削状态、铣削颤振孕育状态、铣削颤振状态识别.为了简化支持向量机进行多类分类时所带来的计算复杂性,该算法使每一类样本都获得一个超球支持向量机,在特征空间中以测试样本与超球中心距离、超球半径作为决策函数来进行识别.实验表明,在铣削颤振识别系统中多类双核超球支持向量机与连续小波系数特征向量相结合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颤振孕育预报正确率达98.0%.
关键词:颤振预报;小波系数;超球支持向量机;多类支持向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