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8-01]
截至7月21日收盘,7 月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0.57%,电力指数下跌 1.36%,而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下跌 0.53%。7 月走势显示: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和电力指数表现弱于沪深 300 指数。子行业方面,截至 7 月 21 日收盘,7 月涨跌排名依次为环保及水务(2.40%)、燃气(1.57%)、供热或其他(0.72%)、水电(-1.54%)、其他发电(-1.98%)、火电(-2.30%)、电网(-4.89%)。个股方面,7 月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上涨 123 只,下跌 101 只,收平 3 只。7 月涨幅前 5 个股分别为大连热电、国泰环保、华控赛格、京能热力和兆新股份,涨幅分别为 61.24%、25.61%、19.93%、19.84%和 18.81%。7 月跌幅前 5 个股分别为广西能源、杭州热电、深南电 A、凯龙高科和华电能源,跌幅分别为21.89%、19.97%、17.55%、15.56%和 13.62%。
[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8-01]
近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能源局披露6月份我国发用电情况,6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7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分类别来看,6月份一产、二产、三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14.0%、+2.3%、+10.1%和2.2%,用电需求在六月展现出较为强劲的复苏势头,主要由三产用电拉动。从发电数据来看,6月份我国规模 以上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5228亿、982亿、372亿、557亿和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速分别为+14.2%、-3.9%、+13.8%、-1.8%和8.8%。
[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8-01]
国内新型储能装机量快速上涨,电化学、氢能、熔融盐多种技术百花齐放截至 2022 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继续高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电力储能累计装机量中,新型储能占 21.90%,熔融盐占 1%; 新型储能中键电池占94%,铅酸蓄电池占据3.1%,液流电池占 1.2%。近期氨储能成为政策支持重点技术日渐成熟,多个风-氢、光-氢项目落地,如青海德令哈光氢储项目、亿华通河北风氢项目等。熔融盐储热技术常用于光热发电及热电厂储能调峰,5 月国家能源集团熔盐储能项目获批,为全国首个熔盐储能替代电化学储能项目。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8-01]
二十世纪90年代,经过集资办电以及还本付息电价的政策刺激,各省份兴办大量在原有电网系统以外的独立电厂,装机规模的快速提升有效缓解了我国长期的硬缺电的电力格局。然而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6年开始我国用电需求开始逐步回落,但发电装机增速依然处于高位,我国发电利用小时数持续走低,1999年我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一度降低至4393小时。为此,国家电力公司在1999年一度宣布“三年不建火电”。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8-01]
[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8-01]
[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8-01]
当前版块处于情绪、估值、预期的三重低位,我们认为大部分龙头公司凭借新产品迭代、产业链延伸、集中度提升等超额增速来源,仍将在 2024 年呈现显著成长性,下半年将是市场对目前极度悲观的板块预期开启修复的时间窗口。建议重点布局a 突出的环节/公司/主线:1)对中短期盈利维持能力和中长期竞争格局稳定性都存在低估的一你化组件龙头:2) 抗光伏主产业链波动能力强的储能及运营商:3) 凭借 突出的业务或产品线布局而具各穿越周期能力的强周期环节(硅料/硅片/设备) 龙头:4) 方向明确、催化不断的电镀铜 (HUT)&钙铁矿新技术方向的设备/材料供应商龙头:5)盈利触底、随排产提升存在盈利向上弹性且龙头优势突出的输材/耗材环节。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8-0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8-0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