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其他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6-22]
中国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品牌建设及其价值评价。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1-06-2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及电力运行受到一定影响。用电量是经济发展的“体温计”,利用电力大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可以及时反映各行业复工复产情况及运行态势,全面剖析疫情对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本文简要梳理了疫情发展历程及其对全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依托能源电力大数据平台,重点分析了从疫情暴发至今全省、各地市三次产业、重点行业及典型企业用电量变化情况,从电力视角来透视全省经济回稳向好的运行特征和趋势。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6-21]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力争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尽快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氢能是一种清洁环保、安全高效、来源和应用广泛的绿色能源,有人称之为“终极能源”,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积极发展氢能产业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目前仍面临技术难度大、市场规模小、使用成本高等难题,故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为了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我国有必要将加快发展氢能产业作为重要途径。
[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6-21]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至关重要。本文对碳交易市场发展的背景和阶段进行分析,并对当前碳交易相关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情况进行梳理。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6-2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6-21]
1-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快速增长,三次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国14个省份全社会用电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和制造业用电增速均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平均水平;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增速同比提高。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6-20]
2021-2023年全球锂资源新增供应量为7.87/13.42/14.08万吨,新增需求量为10/11/13万吨,2021年是确定的全球新增供应量小于需求增长量的一年。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新增供应量大于新增需求量,但需要明确的是,新增供应中的大部分新建扩建项目均为2022年年中之后投产,包括ORE、赣锋锂业、融捷股份和川能动力4家公司,新增供应量合计为3.79万吨LCE,明年下半年全球锂资源是否能进入短期供应偏宽松状态与上述公司项目能否如期投产关系紧密,现在做判断为时尚早。2023年新增供应量与新增需求量基本持平,预测的新增供应来源中包括1个破产重组项目和2个绿地项目,合计增加1.9万吨LCE,是否能够实际贡献增量有待观察。综上可知如果2022H2-2023年全球锂资源供给呈现偏宽松的情况,需要所有的项目投产进度都符合预期,实现起来存在一定难度,继续呈现供应偏紧的概率较大,我们继续推荐掌控资源端的上下游一体化加工企业,除了能够避免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锂盐端利润外,还能够保障可以将锂盐产能转化为锂盐产量。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6-20]
随着 2020 年下半年以来终端需求的快速增长,锂电池上游供应链不少环节快速进入供应吃紧状态,特别是一些技术工艺、扩产壁垒比较高的上游细分环节,例如电解液的六氟磷酸锂与 VC 添加剂,2010 年 3 季度进入紧平衡并快速出现硬缺口。今年下半年,部分六氟公司有一部分产能投运,六氟供应可能稍微有所缓解,而电解液的 VC 等添加剂与 FSI 可能成为首要瓶颈,预计较早储备 VC、FSI 等产品与产能的企业,有望获得超额回报。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6-20]
随着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全社会生产资料将向着低碳化及净零排放方向发展,绿氢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终端应用场景的绿色二次能源,将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扮演深度脱碳的重要角色。根据氢能联盟数据,在碳中和情形下,预计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由目前的0.37亿吨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由目前的5%提升至20%,工业及交通将是主要增量领域。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6-20]
受益于碳中和政策推进,碳减排相关产业的市场关注正持续发酵:从林业减排的福建金森、填埋发电减排的百川畅银、生物质发电减排的长青集团到农业养殖减排的兴源环境,四者近两周最大涨幅达72%、76%、29%和21%。伴随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考核体系、6 月全国碳交易平台落地以及北京加速建立全国CCER 交易中心,我们认为碳中和热度仍将持续,而相关的万亿级别循环再生减排市场(垃圾焚烧、危废资源化、污水资源化、塑料回收等) 有望迎来滚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