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7]
储能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以分为表前储能、表后储能,其中表前储能可以分为电源侧储能与电网侧储能,属于电力工程投资项目表后储能则包括工商业储能与户用储能,其中户用储能主要用于家庭场景,呈现出一定的电器化特点。伴随全球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表前储能建设将进入建设高潮。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7]
9月专题点评:缺电常态下煤电建设提速势在必行。“十三五”以来, 我国新增装机容量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机组,支撑性电源增长缓慢导致 电力顶峰容量出现不足。但自2021 年下半年以来,缺电情况逐步推动 火电投资额逆转持续多年的下跌趋势,火电建设节奏有望继续超预期 加快。同时,政策方向与行业投资开始重新聚焦于煤电等传统能源, 以煤电为主的顶峰电源建设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电力重点建设工作方 向。
[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6]
目前,电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社会生活人们对电力以及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现代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建设增加了更多的先进技术,电力工程建设技术的各个方面也在不断创新。自动化、智能化成了今后电力系统的新方向。在电力需求激增的社会背景下,需要在现有电网系统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改变资源利用方式,智能调度控制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电力调度功能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因素,电网调度自动化这一功能则要通过应用自动化和智能技术化来实现,提高电力系统的集成性、自愈性和兼容性,充分发挥调度自动化的应用优势,进而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智能电网技术使用高速双向通信网络传递信息,通过集成自动控制技术、设备技术、传感技术等技术,可以实现电网可靠、经济、安全、稳定、环保的运行,具有自愈性、兼容性、交互性、安全性、集成性等优点。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兼容了了电力系统与用户的之间的双向连结,且增加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向更高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发展。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环保角度来看,实现电网调度的智能化都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阐述了电网自动化技术智能化运行的基本含义和应用策略,论述了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对电力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电力安全和用户满意度的意义,希望能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6]
核电是重要的清洁能源。随着新兴国家能源需求增长以及全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核电成为在日益复杂的全球能源治理背景下各国发展的重要选项。中国核电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已形成全产业链供应能力。“一带一路”倡议为核电产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机遇。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走出去”是我国核电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我国核电发展历史和核电装备发展现状两个方面对核电产业发展进行了阐述。分别从市场容量和需求、技术发展方向、重点市场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国际核电市场现状。说明了我国核电装备“走出去”机遇与挑战,揭示了现状和问题。针对我国核电装备“走出去”优劣势,提出了个人思考和建议;加强科技研发,丰富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取得必要的资质认证,实现技术领先,达到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分别从打造国际化专业团队、提升品牌影响力、提供本地化服务等方面提升核心能力;通过搭建合规体系、开展尽职调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保险保障等措施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最后为我国核电装备“走出去”建言献策。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5]
碳定价是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来激励减排的有效手段,是当前各国落实《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可信的政策工具。从国际经验来看,碳定价机制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碳税和碳减排信用体系,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是碳定价机制的主要手段,碳信用体系是有效补充。作为碳定价机制最成熟的区域,欧盟随着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加速改革、跨境碳定价机制的持续推进和碳金融的创新发展,其碳定价机制日渐成熟。我国应吸收欧盟碳定价机制的成功经验,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碳市场核算方法及标准,完善碳交易市场的体制机制,稳步推动碳金融发展,加快推进碳普惠机制,逐步探索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碳定价的长效机制。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5]
2022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为推进“双碳”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煤电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0%,煤电仍然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也是保障我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电源。因此,需要从“双碳”目标出发,系统性思考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为例,探索交流“双碳”战略下传统煤电突围路径的思考与实践。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