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1.工艺配方对PE-HD/E-TMB共混物MFR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用自制增韧母料(E-TMB)和PE-HD热机械共混制得PE-HD/E-TMB共混物,研究了E-TMB中弹性体不同配比[乙丙弹性体(M)/丁苯弹性体(N)]、基体树脂和弹性体不同配比(H/E)、不同阻交联剂、阻交联剂二甲亚砜(DMSO)的不同用量,以及PE-HD/E-TMB共混物中弹性体含量对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结果表明,PE-HD/E-TMB共混物的MFR随M/N中丁苯弹性体比例的增加而减小,随H/E中弹性体比例的增加而增大,随共混物中弹性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含3种不同阻交联剂的E-TMB所得PE-HD/E-TMB共混物的MFR值差别不大且均低于纯PE-HD,当E-TMB中DMSO用量为0.024 mol时,PE-HD/E-TMB共混物的MFR值出现极小值为2.8 g/10 min.
关键词:增韧母料;PE-HD/E-TMB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
-
1902.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低温热膨胀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以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的方式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低温发泡热膨胀微胶囊.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产物的形态,考察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和水相pH对微胶囊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通过精密恒温控制热台和金相分析软件测试产物发泡情况,考察了MA用量、反应温度、发泡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存放时间对微胶囊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2%纳米二氧化硅(油相质量分数,下同),pH =4配制水相,可制备出平均粒径约20μm,分布较窄的微胶囊.MA加入量为7.5%,反应温度为62℃,异丁烷用量为21.4%,交联剂用量为0.12%时制备的微胶囊,初始发泡温度为99℃,稳泡温程为45℃,发泡前后微胶囊平均粒径之比可达约1∶5.
关键词:悬浮聚合;微胶囊;发泡性能
-
1903.共聚甲醛熔融端基稳定化方法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熔融挤出法对共聚甲醛进行端基稳定化处理.研究了稳定化过程中碱性催化剂、挤出机脱挥能力以及温度对端基稳定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不稳定端基含量、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黄色指数(YI)评价共聚甲醛端基稳定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碱性催化剂可催化加速不稳定端基的分解,改善端基稳定化效果;但碱性催化剂碱性不宜过强,否则会引起树脂碱解、变色.挤出机脱挥能力越强,越有利于甲醛的快速脱除,端基稳定化效果愈好.处理温度过高会引起分子主链的断裂,过低不利于不稳定端基的快速分解,在205 ~215℃之间为宜.
关键词:共聚甲醛;不稳定端基;熔融;端基稳定化
-
1904.木塑复合材料白蚁危害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主要综述了木塑复合材料(WPC)材料白蚁危害及抗性研究的进展情况;对WPC白蚁危害的相关野外试验及实验室研究作了简要介绍;对提高WPC白蚁抗性的相关方法也进行了简单综述.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白蚁;白蚁危害;白蚁抗性
-
1905.环控系统高温管路用聚醚醚酮的应用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研究了环控系统高温管路拟采用的炭黑共混聚醚醚酮和20%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下的机械性能以及在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炭黑共混聚醚醚酮和20%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都具有较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能长期在250℃的环境中使用,可用作飞机上的高温管路系统的材料.
关键词:高温管路;炭黑共混聚醚醚酮;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力学性能;High Temperature Piping;Carbon Black Blend PEEK;20% Carbon Fiber Reinforced-PEEK;Mechanical Properties
-
1906.催化剂对酚醛树脂及其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分别以氢氧化钡[Ba(OH)2]、三乙胺[(C2H5)3N]、氢氧化钠(NaOH)为催化剂,利用多聚甲醛代替甲醛溶液合成3种高固体含量可发性酚醛树脂,并在70℃发泡制备酚醛泡沫材料.研究了催化剂对酚醛树脂的黏度、固体含量、游离苯酚含量、游离甲醛含量、凝胶时间、树脂结构,以及催化剂对酚醛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易碎性能、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依次为:NaOH>(C2H5) 3N>Ba(OH)2.以NaOH为催化剂制备的酚醛树脂及其泡沫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关键词:催化剂;酚醛树脂;酚醛泡沫;阻燃性能;微观结构
-
1907.芦苇纤维增强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以芦苇纤维作增强剂,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PE-LD)/芦苇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芦苇纤维、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PE-LD-g-MAH)及硅灰石的含量对PE-LD/芦苇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入增容剂PE-LD-g-MAH时,随芦苇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略有增加而后降低,冲击强度则呈下降趋势;PE-LD-g-MAH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当PE-LD-g-MAH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硅灰石及芦苇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20%时,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芦苇纤维;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1908.叶片式正位移挤出机中PS/HDPE形态演变及其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叶片式正位移挤出机输送效率高,塑化输运过程中物料主要受到拉伸应力作用.利用自行研制的叶片式正位移挤出机进行PS/HDPE熔融共混实验,从加料口至口模的5个取样位置进行取样,分析了转子轴转速、取样位置对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及共混物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物表现出非牛顿流动特性;在相同转速下,越接近口模处共混物的表观黏度越高;同一取样位置处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随转速的升高先增加然后略有下降;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沿挤出方向分散相PS的尺寸逐渐变小,在靠近加料口处分散相粒径减小的速度较快.叶片式正位移挤出机混合效率高,相比常规的单螺杆挤出机,物料所经历的热机械历程大大缩短.
关键词:聚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正位移挤出机;表观黏度;相形态
-
1909.聚酰亚胺/导电石墨抗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亚胺/导电石墨(PI/CG)抗静电复合材料薄膜,并探讨了复合膜的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导电石墨用量对其表面电阻率、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亚胺化完全、热性能得到提高;石墨的用量为15 phr时,复合膜表面电阻率的数量级为109 Ω,达到抗静电的最佳要求范围.
关键词:聚酰亚胺;导电石墨;抗静电
-
1910.PA6单边缺口拉伸性能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对尼龙6 (PA6)进行不同缺口深度和不同缺口曲率半径的单边缺口拉伸试验,同时采用SEM观察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缺口曲率半径的增加,PA6缺口尖端应力呈逐渐降低,而断裂伸长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缺口曲率半径在0.1~0.5 mm范围内时,拉伸断裂功基本消耗在裂纹萌生阶段,PA6裂纹扩展区表现为脆性断裂方式.当缺口曲率半径大于0.5 mm后,拉伸断裂功主要消耗在裂纹扩展阶段,PA6裂纹扩展区表现为韧性断裂方式.随着缺口深度的增加,缺口附近应力集中程度增大,PA6塑性变形能力下降,缺口尖端应力呈逐渐增大,而断裂伸长率呈逐渐下降趋势,PA6的破坏方式由韧性断裂逐渐转变为脆性断裂.
关键词:尼龙6;缺口曲率半径;缺口深度;缺口尖端应力;断裂伸长率;断裂方式;PA6;Notch Root Radius;Notch Depth;Notch Tip Stress;Elongation At Break;Failure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