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1.马来酸酐乳液固相接枝发泡聚丙烯泡沫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乳化固相法对发泡倍率为10的发泡聚丙烯(EPP)进行马来酸酐(MAH)接枝研究.研究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接枝时间和接枝温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FTIR、1H-NMR、XRD、TG对改性EPP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AH成功接枝于EPP上,接枝温度为90℃,接枝时间为2h,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分别为EPP质量分数的20%、0.6%和4%时,接枝率相对较高,接枝后结晶度和热性能稍有降低.
关键词:发泡聚丙烯;乳化固相接枝;马来酸酐;接枝率
-
1952.不同扩链剂对PBS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熔融溶液相结合的方法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预聚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和丁二酰氯(SUC)对PBS预聚体进行扩链改性.采用熔点仪测定PBS的熔点;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B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热重仪和万能实验机测定了PBS的摩尔质量及其分布、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测定失重率,考察不同扩链剂对PBS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S扩链后摩尔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摩尔质量分布均小于扩链前;且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和热分解温度等热性能也都有明显改善.但用不同扩链剂扩链后,PBS降解性能有较大区别.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二元异氰酸酯;二元酰氯;扩链剂;热稳定性;力学性能
-
1953.PBSA/木薯淀粉湿法共混体系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湿法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木薯淀粉薄膜.对薄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以及树脂的摩尔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熔融温度基本没有变化,结晶峰温度略有升高;随木薯淀粉含量的增加,PBSA/淀粉共混薄膜的力学性能下降,木薯淀粉和PBSA在各自的温度区域内分解,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下降;GPC结果显示加工过程中,虽有水分存在,但是PBSA的摩尔质量没有降低.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当淀粉质量分数10%时,共混薄膜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达到GB/T 4456-2008的要求.湿法共混工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物料共混的理想效果,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关键词: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木薯淀粉;湿法共混;可降解薄膜
-
1954.新型复合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增韧PVC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乳液聚合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PBA)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胶乳,并将其与纳米碳酸钙浆料昆合制备一种新型复合改性剂.重点分析了此方法对纳米碳酸钙的改性效果,研究了复合改性剂增韧PVC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此法改性的纳米碳酸钙表面亲水-亲油改变,复合改性剂对PVC有较好的增韧效果.
关键词:聚氯乙烯;增韧;纳米碳酸钙;聚丙烯酸酯
-
1955.基于ANSYS的LED电视面壳高光模具方案设计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基于高光成型工艺原理,为实现LED电视面壳的高光效果,提出采用油加热、油冷却方式对其型腔表面进行变模温控制 构建基于多种不同模具材料和结构变模温注塑工艺分析模型,利用ANSYS对其加热响应、冷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最终采用以AMPCOLOY 972作为模具材料且带隔热方式的高光模具结构方案.
关键词:变模温;LED电视面壳;导热油;热响应;隔热
-
1956.高温尼龙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回顾了高温尼龙(PA)的发展历程,介绍了PA10T、PA4T、PXD10、PA12T、PA5T和PA6C等新型高温PA的性能特点及主要生产厂商,并指出高温PA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温尼龙;性能;进展
-
1957.耐候型ASA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丙烯腈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ASA)树脂.考察了橡胶相聚丙烯酸丁酯(PBA)、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和摩尔质量调节剂十二烷基硫醇(TDDM)的用量对ASA树脂的冲击强度的影响;PBA质量分数对ASA树脂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BA质量分数达到20%后,ASA树脂的冲击强度大幅增加;EGDMA、ALMA和TDDM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3%、0.4%和1%时,ASA树脂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随PBA增加,ASA树脂的拉伸强度减小,断裂伸长率变大.
关键词: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树脂;接枝率;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
-
1958.聚碳酸酯自然老化的红外光谱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选取3个不同地区(北京、三亚、若羌)分别对聚碳酸酯(PC)进行自然暴晒试验,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分子构型(反式-反式或反式-顺式)、羟基指数、羰基指数、氧气浓度及太阳辐照波长对PC户外自然老化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PC在户外自然老化过程中,PC以光氧老化途径为主,以光-弗里斯重排途径为辅.
关键词:聚碳酸酯;自然老化;光氧老化;光-弗里斯重排;FTIR
-
1959.甲基丁基次膦酸铝/环氧树脂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以甲基丁基次膦酸铝[ Al(MBP)]作为环氧树脂(EP)的阻燃剂,着重研究了[Al(MBP) /EP]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机械性能、热分解性能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果表明,Al(MBP)是EP的高效阻燃剂,15%用量就可以使Al(MBP) /EP复合材料的氧指数值(LOI)达到29.6%,垂直燃烧通过UL94 V-0级标准.Al(MBP)能够明显抑制EP的分解,降低EP的分解速率,提高其成炭能力.此外,Al(MBP)与EP的相容性较好,对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大;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明显提高,15%和20%的Al(MBP) /EP复合材料的Tg分别为161.2和172.5℃,远高于纯EP( 150.6℃).
关键词:二烷基次膦酸盐;阻燃剂;环氧树脂
-
1960.低散发耐刮擦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一种低散发耐刮擦汽车内饰用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耐刮擦剂和气味吸附剂对PP复合材料耐刮擦性能和气味散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耐刮擦剂和气味吸附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1%时,PP复合材料具有较优异的耐刮擦性能和低气味散发特性,且其力学性能不受影响.该复合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各种汽车内饰件.
关键词:低散发;耐刮擦;聚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