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51.气体辅助共挤出矩形截面PP双层型材的实验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为实验研究气体辅助共挤成型工艺的特性,建立了气辅共挤成型实验系统,通过气辅共挤和传统共挤出矩形截面的聚丙烯PP (2.0HC)/PP (T300)双层型材,在挤出胀大、黏性包围、挤出产量及制品表面质量四4个方面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气辅共挤制品的挤出胀大率接近于0,黏性包围程度相比传统共挤减小了60%;在相同生产条件下,气辅共挤出产量高于传统共挤,而气辅共挤制品的表面质量与传统共挤制品无明显差别.研究证明了气体辅助共挤能显著改善共挤制品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气辅共挤;实验;聚丙烯;黏性包围;挤出胀大
-
1852.基于叶片挤出机加工的PP/PS共混体系相形态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应用最新研制的叶片挤出机,研究了PP/PS共混体系经叶片挤出机挤出的相形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叶片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加工PP/PS共混体系的最终相形态,以及挤出转速对PP/PS共混体系分散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单螺杆挤出机相比,经叶片挤出机加工的共混物的分散相粒径更小、更均匀,且受共混体系组分的影响更小.叶片挤出机的转速,会影响PP/PS共混体系的分散混合效果.在本实验中,加工转速为60 r/min时,PP/PS (70/30)共混体系的分散相粒径平均尺寸达到最小,约为0.65μm,且分散最均匀.
关键词:叶片挤出机;拉伸流场;聚丙烯;聚苯乙烯;分散混合
-
1853.熔融反应扩链制备高黏度PA6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熔融反应挤出作为聚酰胺6(PA6)的扩链方法,以不同马来酸酐含量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扩链剂,对PA6进行了扩链研究.对扩链后产物的特性黏度、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氨基含量、凝胶含量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摩尔分数为50%的SMA对PA6扩链效果较好,可使其特性黏度由2.0 dL/g增大至4.2 dL/g,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则从115 g/10min减小至0.5g/10min;通过扩链后的PA6氨基滴定测试表明,SMA在熔融挤出过程中与PA6末端氨基官能团进行反应从而引发PA6扩链.经扩链改性,PA6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拉伸强度由62 Mpa提高至85 Mpa,缺口冲击强度则从3.8 kJ/m2提高至7.5kJ/m2.
关键词:反应挤出;聚酰胺6;扩链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
1854.氢氧化镁阻燃EVAC的流变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Mg (OH)2阻燃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VAC),并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其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温度、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对熔体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黏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熔体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黏流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其非牛顿指数小于1,说明Mg (OH)2阻燃EVAC为假塑性流体.当剪切应力无限小时,由Spencer-Dillon公式外推得到阻燃EVAC的零切黏度.
关键词:EVAC;氢氧化镁;流变性能
-
1855.有机金属磷酸盐/聚乳酸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DSC对有机金属磷酸盐/左旋聚乳酸(NA/PLLA)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数据用Jeziony方程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有机金属磷酸盐(NA)能有效地提高PLLA的结晶度.NA对PLLA结晶过程的影响是成核效应和阻碍分子链的运动的协同作用,而且冷却速率的提升提高了添加剂对分子链的阻碍作用.Jeziony理论分析表明PLA及其复合材料的Avrami指数n均在2~3之间,前期PLA及PLA/NA复合材料可能以二维生长方式生长,而且NA的加入并未改变PLA的成核机理和生长方式.
关键词:聚乳酸;成核剂;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
1856.基于Moldflow的手机下壳成型工艺分析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Pro/E进行手机外壳的CAD三维造型,利用Moldflow软件的MPI模块对其注塑成型过程进行分析模拟,包括充填、流动、保压、冷却等各个方面;获得了最佳浇口位置、熔接痕位置、困气、流动时间、压力和温度分布的准确信息.直观地预测出产品在注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并通过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对填充、翘曲等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提高塑件制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模具设计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注塑成型;Moldflow;模拟分析
-
1857.高导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报道了一种简单而环境友好的制备高导电性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乙烯(CRGO/PS)复合材料的方法,获得了高导电性能的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拉曼光谱(Raman)、四探针测试仪和高阻计对其结构和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学性能,具有极低的渗滤阈值(CRGO体积分数0.07%),CRGO体积分数为3.8%时,复合材料的导电率高达74.8 S/m.
关键词:聚苯乙烯;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乳液共混;高导电
-
1858.PE弯头管件的挤出压缩工艺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挤出压缩工艺制备了聚乙烯(PE)弯头管件,对管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模腔温度、压缩时间与管件尺寸精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压缩压力为25 MPa、熔体温度为220℃、定模内腔温度为60℃、压缩时间为12 min时,利用挤出压缩工艺制备的PE弯头管件尺寸精度最高,且高于优化后的注塑工艺.
关键词:弯头管件;聚乙烯;挤出压缩;模具;尺寸精度
-
1859.PES增韧高性能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利用聚醚砜(PES)增韧环氧树脂(EP),制备了TDE-85 EP/四官能团EP/双酚A固体EP/PES共混体系(以下简称EP/PES共混体系),对EP/PES共混体系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ES用量及TDE-85 EP/四官能团EP/双酚A固体EP质量比对EP/PE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PES可提高EP的强度和韧性且基本不影响EP的模量,当PES用量为8份时,EP/PES共混体系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当TDE-85 EP/四官能团EP/双酚A固体EP的质量比为70/5/25时,EP/PES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高.
关键词:聚醚砜;环氧树脂;增韧;微观形貌;力学性能
-
1860.聚甲醛/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双螺杆挤出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甲醛(POM)/玄武岩纤维(BF)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球晶形貌和摩擦磨损性能.力学性能研究表面表明,BF明显地提升了POM的拉伸及弯曲性能,偶联剂KH570有效地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BF的加入减小了POM球晶尺寸,增加了球晶密度.摩擦磨损实验和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摩擦表面结果表明,BF有效地改善了POM的摩擦磨损性能.
关键词:聚甲醛;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摩擦性能;Polyoxymethylene;Basalt Fiber;Composites;Mechanical Property;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