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也为世界反贫困提供了中国的成功经验。其中,医疗保障作为扶贫的“主力”之一,在“防贫、脱贫”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医疗保障仍将是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程,需要纳入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并加以完善。本报告回顾了医保扶贫事业的制度变迁,从医保扶贫的角度总结了医保制度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显著成效,并选取了贵州省、湖北省和广东省珠海市三个各具特色的地方案例,分析了医保扶贫的发展情况。最后结合现状和时代背景,提出医保扶贫事业的未来发展建议,包括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体系,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积极推动社保商保协同发展,促进慈善捐助有机融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时调整医保扶贫方向;引入健康管理模式,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2-03-15]
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处于地区分割统筹且统筹层次偏低,同时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的情形下,由于人员流动及疾病治疗的需要,一部分患者往往需要到超出统筹区域的外地就医,而医保结算的不便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异地就医行为,成为损害其医保权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是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政策体系、运作方式、实施现状和实践效果,并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的建议,包括不断提高医保经办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加快医保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医保支付改革是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2020年以来,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以DRG为主的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在全国30个试点城市实施,医保支出控制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展不一、配套政策不完善、基础欠佳等问题。就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践来看,DRG付费是主流,部分先行试点地区已提供大量经验,但由于我国医保发展不均衡和改革涉及多方博弈,要全面实施还面临一些困难。因此,为突破改革瓶颈,实现DRG付费全覆盖,应认识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一项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持久工程。未来,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应在DRG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改革节奏,创新医保支付政策,打好改革基础,逐步从DIP付费向DRG付费过渡。
[医药制造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本报告以医药生物行业发展情况为背景,以2020年沪深300中的38家医药生物公司为样本,探讨医药生物行业可持续发展价值。“义利99”上榜医药生物公司共10家,本年度医药生物行业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表现稳定,在26个行业中排名第9,其可持续发展价值特点如下:在目标|驱动力与社会贡献方面表现欠佳,方式|创新力与环境贡献成效平平,经济贡献较为突出。医药生物行业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项目标,助力其中11项目标的实现,做出了一系列贡献:研发相关人才与资金投入较大;数字化应用、“互联网+”发展与AI等高新技术与业务逐步融合;政策响应度处于高水平;节能减排与环保建设成效明显。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生物行业也担负起了相当的责任,表现出色。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2-03-15]
本报告以沪深300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定量分析和创新实践案例,展示A股上市公司治理的最新进展,并探究治理体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近年来公司治理政策法规的完善引导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其中“义利99”上榜公司治理表现突出。从公司治理关键指标看,治理结构逐步完善,整体呈现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女性在治理结构中的影响力增强、独立董事勤勉履职水平提高、近1/4的沪深300公司设立可持续发展专门机构。从行业角度看,采掘、商贸与建筑材料行业治理成绩优异。从产权性质看,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治理表现相对民营企业更佳。从上市地点看,“A+H股”跨境上市公司治理架构更为完善。然而,部分关键治理指标表现仍待优化。识别范围与参与渠道仍需拓展,非财务报告第三方审验披露有待加强。公司治理优秀企业把可持续发展纳入治理体系,发挥市场引领作用,其实践案例为中国公司治理优化提供了可参考的蓝本。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22-03-15]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非财务信息披露情况不断改善,发布专门非财务信披报告的公司比例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明显的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本报告以沪深300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持续完整性、内容实质性和量化可比性三个层面出发,综合分析当下我国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在2020年度沪深300上市公司中,有超六成公司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发布非财务信息披露报告,过半公司在本年度报告中覆盖了ESG普遍议题,超八成公司披露了利益相关方识别与参与的情况,近五成公司采用实质性地图等工具开展了ESG议题实质性评估的工作,超三成公司披露了主要量化指标的测算参考标准,近九成公司的报告参考了非财务信息披露相关指引标准。基于以上发现,本报告指出以沪深300上市公司为代表的A股上市公司可通过披露完整的ESG普遍议题、扎实开展实质性议题动态评估、对标国内外非财务信息披露严格标准等来提升披露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