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 [2021-07-27]
本文介绍沙漠地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涉及水文学,尤其是同位素水文学,并且由于地理环境特殊,荒漠化及其治理以及沙产业是水资源研究中应当考虑的问题。沙漠地区水资源研究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区位论、增长极理论、旅游地理生命周期理论和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测定主要离子含量、碳酸根和重碳酸根含量等方法对湖泊水样本科学分析。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水化学、氢氧稳定同位素定年、荒漠化治理等都有深入研究,但没有系统地研究阿拉善盟及周边地区如何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风能资源、沙粒资源等进行荒漠化防治及沙产业发展。
[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7-27]
针对阿拉善盟沙漠腹地地下水和湖水的水质、水源问题,本文分别研究了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水质水源特征。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地下水水质优良,地下水补给湖泊;沙漠地下水从东南部以碱金属-弱酸根离子为主逐渐演替为西北部以碱金属-强酸根离子为主,地下水水化学年际与季节变化较小;地下水流动方向由东南向西北。参考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地下水水源水质特征,本文认为阿拉善沙漠地区地下水以潜水、承压水或泉水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沙漠地区赋存的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以古地下水、少量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为主,补给速率慢。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其他制造业] [2021-07-27]
[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7-27]
阿拉善盟自然条件脆弱、气候干旱、潜在荒漠化趋势严重、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资源等造成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大、范围广,阿拉善盟因地制宜,具有发展沙产业独特的人文、基础条件、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目前,阿拉善盟在沙产业发展和荒漠化防治的有机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荒漠化防治工作仍然存在着形势严峻、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渠道、缺乏先进技术等问题。因此,加快落实相关政策、扩大科技交流合作与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合理利用水资源十分有必要。
[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1-07-27]
2020年,民宿行业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旅游业受冲击尤为明显。这一年,浙江旅游民宿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考验。本文以此为背景,对2020年浙江旅游民宿的发展现状、特点、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并且对浙江推行的民宿等级认定工作进行深入剖析。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 [2021-07-2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7-26]
康养产业以社会所有群体为对象、涵盖行业广阔,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其虽然尚属新兴产业,但发展迅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天津在发展康养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积极推进天津康养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天津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天津服务业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业,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 [2021-07-26]
宁陵县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浪潮,积极探索宁陵特色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新模式,电商人才培训、质量保障与追溯体系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建立等多措并举,推动产业与电子商务、追溯体系建设融合发展,联合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电商+追溯”扶贫新模式,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有力推动了农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从而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2021-07-26]
本文梳理受认证农产品生产—消费链结构和运行特征,分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等绿色健康农产品认证标志信号发挥传递绿色健康信息作用应具备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调查,剖析了认证标志信号发挥传递绿色健康信息作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充分消除受认证农产品生产—消费链中的绿色健康信息不对称之具体措施。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副食品加工业] [2021-07-26]
本文从乡村工业的历史延续与发展的角度,梳理乡村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乡村工业延续与发展的因素。本文指出,中国的乡村工业始终保持着一个变动发展的形态,其不断演化与发展的历程使其能够不断适应国际和时代发展的双重要求,不断融合外部的、现代的要素,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乡村工业的韧性体现了我国农村的“内生型”发展逻辑,而乡村工业的历史延续与发展,塑造了小农经济特殊的演化路径。